野生食用菌中毒的危害
我省野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存在不少有毒品种,且不易鉴别。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因为有毒野生菌中含有的毒肽、溶血素、生物碱、红菇素等毒素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进而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食用有毒野生菌中毒后没有特效疗法,病死率高、风险极大。
家庭食用野生菌的注意事项
不要采集或选购品种不明的野生菌。对自己熟悉并确定为无毒野生菌的,也不要多种混杂加工食用,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杂炒煮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加工野生食用菌时一定要烧熟煮透,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
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前往就诊。食用野生菌后短时间内,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各地医疗机构要随时做好野生食用菌中毒应急救治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积极抢救中毒病人的同时,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家庭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可以采取的急救措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者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柄、筷子等物品刺激喉部进行催吐,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同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救治。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防止脱水导致休克。但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中灌水,防止窒息。尽量保留中毒发生前食用的野生菌样品,给专业机构检验后供医疗救治参考。
本期编辑:杨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