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盐导致鱼虾蟹中毒后果很严重高温池塘亚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21-10-17 14:39:45   点击数: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323.html
高密度养殖鱼塘亚硝酸盐的控制

作者:朱莉东

近年来,随着广东顺德地区塘租、鱼种、药费、刮鱼人工等费用的增加,当地养殖越来越偏向于加大放养密度,从而降低养殖成本。高密度养殖,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养殖到后期也将面对更多的难题。其中亚硝酸盐高就是近几年养殖中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下面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

高密度养殖中亚硝酸盐高的问题越到后期越难处理,且容易反复。降一次亚硝酸盐,3-5天后又升高了;部分鱼塘连泼2-3次降亚硝酸盐药都不见效果,只能通过大量换水得到缓解。因此,近几年因为亚硝酸盐高带来的养殖事故越来越多。

一、造成亚硝酸盐高、难处理的原因

1、清淤不彻底清塘后由于预留时间不充足,无清淤措施或清淤不彻底,导致塘底有害物质得不到有效处理,问题积累到养殖后期暴发。

2、高蛋白饵料的投喂高蛋白饵料的吸收转化不完全,大量的氮剩余,造成池塘碳氮比例严重失衡。

3、鱼类残饵、粪便的积累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池塘中剩余的饵料及鱼体排泄物积累,造成养殖中后期池塘耗氧物质增加,抑制了硝化反应。

4、消毒、杀虫过多养殖过程中消毒、杀虫的次数多,会阻碍藻类和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影响亚硝酸盐的吸收和转化。

5、过度依赖降亚硝酸盐药平时养殖过程中调水改底较少,亚硝酸盐高就用速降亚硝酸盐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到养殖后期,水质问题积累严重。

二、养殖中亚硝酸盐高带来的危害

1、导致鱼吃料变差,且容易出现肠炎;

2、亚硝酸盐中毒造成鱼黑鳃、鳃肿、烂鳃,严重时大量死鱼;

3、增氧不够或天气差时,鱼容易缺氧浮头;

4、亚硝酸盐高时,因为中毒、缺氧等因素,鱼类出现其它问题不能使用消毒、杀虫药物,会拖延用药时机;

5、刮鱼时容易出现“白身”、“烧尾”、“硬骨”等问题,造成刮鱼不成功。

三、建议

1、清塘后充分氧化如果时间充足,清塘后曝晒池底一段时间;若时间不够,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氧化塘底。

2、内服肠胃保健套餐定期内服“利多精”+“LY-生命素”+“营养快线”保健套餐,提高饵料吸收转化率,减少残饵和排泄物的积累。

3、定期改底目前养殖户在亚硝酸盐高或者鱼塘返底时才使用改底药物,在平时养殖过程中不注重改底,造成池底耗氧及有害物质积累太多,一旦问题暴发,就很难控制。所以平时需要定期使用改底药物,改善池塘底部环境。

4、补碳补菌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补菌稳水套餐”、“稳水多”,稳定水质的同时促进氮循环。

5、足增氧养殖后期存塘量及耗氧物质增加,鱼塘容易缺氧。加大增氧力度的同时,使用“底加氧”、“氧速保”等安全持久性增氧剂,保证鱼塘溶氧、加快硝化反应,促进氮循环。

6、及时解毒使用杀虫、消毒剂后,要及时用“碧水安”解毒调水,保持水质稳定。

综上所述,处理亚硝酸盐问题的根源在于平时注重鱼塘水质的管理和调控,而不是亚硝酸盐高时使用速降药物。否则将出现亚硝酸盐越降越难降,再降没效果的现象。

鱼塘亚硝酸盐中毒急救浅谈

作者:莫福昌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是决定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养殖密度越高,鱼类亚硝酸盐中毒的风险也随之升高,轻则厌食、浮头或应激引起鱼类疾病,重则全塘死亡,损失惨重。

大部分鱼类亚硝酸盐中毒会出现黑鳃等现象,主要是亚硝酸盐与鱼类血液中载氧的血红蛋白结合变成不能输氧的高铁血红蛋白,鱼鳃呈现黑色,出现组织缺氧。养殖鱼类表现为摄食量降低,呼吸困难,骚动不安,即使此时检测水体溶解氧充足,中毒严重的鱼也会出现浮头现象。亚硝酸盐中毒伴随缺氧的鱼在水面无力漫游,反应迟钝,晚上用灯光照射也无反应,而单纯缺氧的鱼在灯光照射下一般会条件反射而迅速下沉。

那么,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的鱼塘该如何处理呢?

一、鱼塘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时,及时、大剂量的使用“速解安”(≥1包/亩)、“底加氧”(≥1kg/亩)解毒,泼洒“激活”抗应激、补充体力,及时缓解亚硝酸盐中毒症状,必要时在两三个小时候后再泼洒一次。有条件的鱼塘,可以及时把中毒较轻浮在水面的鱼捞到隔壁水质较好的鱼塘暂养,同时在暂养池泼洒解毒、抗应激的药物,加大增氧力度。

年5月15日,佛山儒溪有一养殖户的黄颡鱼塘亚硝酸盐中毒,鱼黑鳃,测得水体pH值7.6,氨氮0.9mg/L,亚硝酸盐4.5mg/L,溶解氧3.42mg/L,客户紧急泼洒“速解安”“底加氧”急救,旁边有一口空塘,满水,客户随意捞取了一些亚硝酸盐中毒的鱼,用一个箩筐放至其中,第二天发现箩筐中的鱼有一半死了,一半活了,生命力还很旺盛。

图1黄颡鱼亚硝酸盐中毒,黑鳃

图2水质指标

二、亚硝酸盐与氨氮含量都很高的鱼塘,建议涌水好的时候可以配合大量换水,进水口管道与池塘水面平行放置,切忌冲向底泥(避免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进一步升高),好水可以缓解中毒带来的不适。

三、大的养殖场配备有活鱼运输车,可以把中毒较轻浮在水面的鱼捞至活鱼运输车上暂养,充纯氧气,在运输车里泼“速解安”+“激活”,更快的缓解中毒症状。

四、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缺氧环境中进行,底泥较厚、有机物较多的池塘,容易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的情况。平时坚持使用改底产品,如“福地安II”、“底居安”、“底加氧”等改善池塘底部环境;同时定期使用解毒产品如“碧水安”、“速解安”等解除水体的毒性;提前预防,给养殖鱼类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降低养殖风险。

对虾养殖中亚硝酸盐高的危害和处理

作者:章明凤

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偏高是高密度对虾养殖后期常见问题,易造成对虾蜕壳不遂、软壳,甚至“偷死”。亚硝酸盐是氨氮硝化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养殖过程中池塘粪便等有机质积累、水体溶氧不足等均可导致池塘亚硝酸盐居高不下。现就养殖对虾亚硝酸盐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处理作以下初步分析:一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的产生天然水域中,氮的存在形态可粗略地分为5种:溶解游离态氮气、氨(铵)态氮、硝酸态氮、亚硝酸态氮及有机氮化物。天然水体中各种形态的氮在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断迁移、转化,构成一个复杂的动态循环(见图1)。图1水中氮的转化关系从上图可见,含氮物质的分解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氨化作用。即蛋白质、氨基酸等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释放氨态氮的过程;第二阶段,硝化作用。即氨态氮在亚硝化细菌(18分钟左右繁殖一个世代)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后,在硝化细菌(18小时左右繁殖一个世代)的作用下进一步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硝化过程受水体溶解氧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硝化速度随溶解氧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硝化作用的适宜pH值范围为弱碱性;第三阶段,脱氮作用(反硝化作用)。即在脱氮细菌的作用下,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低溶氧条件下被还原为氮气等的过程。由上述可知,对虾养殖过程中以下几种情况均会造成亚硝酸盐偏高:1.大量投喂含氮高(高蛋白)的饲料,造成水体残饵、粪便积累;2.大量施肥,特别是含氮高的难溶性有机肥;3.养殖水体中后期藻类死亡。藻类能够吸收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作为营养自身繁殖,死亡后使池塘中产生过多的含氮有机物;4.频繁、过量使用消毒剂,杀灭微生物和养殖水体中的藻类;5.池塘增氧能力不够,氧气供应不足,硝化过程受阻;6.有些地下水或河道水源本身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或氨氮,也会造成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偏高。二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高的危害

亚硝酸离子通过对虾的呼吸系统进入到血液循环,可将血液中的亚铁血蓝蛋白氧化为高铁血蓝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导致养殖水产动物缺氧或中毒。亚硝酸盐偏高对对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虾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时会大量上浮,严重时直接导致死亡(见图2,雷燕提供),对虾亚硝酸盐急性中毒死亡的案例不多见,特别是海水养殖池塘更不易出现。2、亚硝酸盐偏高的危害更主要是表现在对虾蜕壳期。会引起蜕壳期的对虾因为缺氧、中毒而蜕壳不遂,出现大量软壳虾,常常引起蜕壳期大量“偷死”。蜕壳期对虾需要更多的氧气,而亚硝酸盐偏高会影响对虾对水体中氧气的吸收。3、对虾养殖池塘水体长期亚硝酸盐偏高,对虾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下降,容易诱发白斑症病毒病和弧菌病,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亚硝酸盐的毒性与水体的pH值和盐度有密切关系,pH值越高亚硝酸盐的毒性越小;盐度越高,硝酸盐的毒性越小。对虾对亚硝酸盐的耐受值与水体中pH值和盐度有关。

图2亚硝酸盐中毒后的对虾

三亚硝酸盐高的预防和处理

针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偏高问题,目前仍然没有持续有效的降解药物,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应当注重预防:

1、适当控制养殖密度,保证养殖水体足够的溶氧。适时使用“福地安”、“底加氧”等改底、增氧,提前分解水体和塘底的有机质。

2、使用粗蛋白含量适宜、有效蛋白含量高的全价配合饲料,减少饲料中无效蛋白对水体的氮污染,并合理控制投喂量。适时使用“利菌多”、“利生多”等补充水体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残饵粪便的积累。

3、保持水体稳定。亚硝酸盐突然升高时一般都伴随着氨氮和pH值的快速下降,是水体中藻类、细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突然变化的结果。保持水体在各种“应激”情况下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水体氮循环的正常进行,避免亚硝酸盐突然大幅度升高。4、养殖过程中使用“超维C”、“激活”、“LY-生命素”等辅助补充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增强免疫力,增强对虾对亚硝酸盐的耐受力,提高抗病能力。如发现水体亚硝酸盐偏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亚硝酸盐毒性:

1、水体亚硝酸盐突然升高时,外泼“碧水安”和“速解安”解毒,并打开所有增氧机增氧。亚硝酸盐突然升高的水体通过解毒、增氧、调水,一般2-3天后都能建立新的菌藻平衡,亚硝酸盐会逐步下降,氨氮和pH值也能恢复正常水平。

2、对于因为粪便等有机质逐渐积累、亚硝酸盐逐渐升高的池塘,建议尽量每天排换部分底层水,排出底部污物,减少池塘底部的氮积累;同时培养池塘浮游植物,使水体达到较高的肥度,通过浮游植物吸收利用水中的氮,这是普通静水土池塘最重要的处理水体中氮污染的方式。3、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偏高,使用硫代硫酸钠成分的药物(如“水中宝”),稳定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后使用硝化细菌成分的生物制剂并加大增氧,对于处理对虾亚硝酸盐中毒有一定效果。4、鱼体对亚硝酸盐的吸收是通过鳃的泌氯细胞,该细胞对氯离子和亚硝酸盐的吸收无选择性,因此亚硝酸盐中毒也可以通过泼洒食盐(氯离子竞争性吸收)来缓解毒性。对虾亚硝酸盐中毒应尽量避免急救时大量使用增氧剂,亚硝酸盐中毒导致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并不代表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一定很低,而短时间提高溶氧量并不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反而可能因为过度使用化学增氧剂引起强烈刺激,加速对虾死亡。亚硝酸盐浓度高的池塘多数底质较差,底部溶氧偏低,过量施用好氧性微生物制剂会加重水体缺氧,大量使用沸石粉等絮凝剂也会使水体中的脏污沉积在池塘底部,加剧底部环境的恶化。河蟹养殖后期,亚硝酸盐高怎么办?

作者:魏江

每年10—11月份江苏苏南地区很多河蟹池塘出现了亚硝酸盐偏高的情况,个别池塘高达0.2mg/L以上,主要症状:水浑突然变清,河蟹活力差、爬边,不久死亡,取河蟹观察无细菌病、病毒病等症状。本文具体分析亚硝酸盐偏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1、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亚硝酸盐是含氮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能够被藻类、水草等水生生物吸收利用的硝酸盐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通过河蟹鳃部进入体内,阻碍血液中氧气与血蓝蛋白结合,造成河蟹生理性缺氧,轻微表现为无力,厌食,严重的会死亡。亚硝酸盐过高也会引起河蟹免疫力下降,更易发生细菌病等疾病侵害。亚硝酸盐的毒性与pH值有关,pH值越低毒性越强。河蟹池塘一般在低于0.1mg/L的情况下对河蟹的直接影响很小。2、亚硝酸盐偏高的原因由于养殖后期温度偏低,池塘环境相对稳定,问题不多,在管理方面容易疏忽大意,很少或者几乎不会定期改底、调水。但这时恰恰是养殖环境最恶劣的时期,河蟹“转塘”水浑、水草腐烂、藻类繁殖变慢,水中的硝酸盐不能很好的被利用,在溶氧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反硝化作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而含氮有机物这时仍在源源不断的转化无机氮,因此造成池塘短时间内亚硝酸盐急剧升高。近段时间连续阴雨天气较多,长时间水质浑浊,亚硝酸盐易偏高,多年不清淤老塘口就会首当其冲。3、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措施(1)养殖后期不能忽视池塘管理:定期使用“底居安”改善底质,分解残饵粪便,减少池底污染;(2)不要盲目投喂,设置食台,观察河蟹吃料情况,合理投喂;(3)确定合理放养密度,减少由于放养密度过高、大量投喂而带来过多的有机污染,引起亚硝酸盐过高。4、处理方案(1)亚硝酸盐过高时建议及时换水,这样处理效果更快,避免造成急性中毒大量死蟹;(2)使用降解亚硝酸盐药物,如“降硝多”,连续使用2次,隔一天1次,搭配“激活”使用有利于河蟹迅速恢复体质;(3)亚硝酸盐降解到正常范围后,及时使用“碧水安”解毒、补充碳源培养藻类,促进亚硝酸盐的转化,避免反弹;(4)长时间开增氧机,溶氧充足时亚硝酸盐转化快同时能够缓解河蟹中毒反应。

来源:利洋水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bytj/12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