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K-39Ca-40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B、玻璃破碎
C、冰雪融化D、酒精挥发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3.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2B、2NC、CuD、O
4.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5.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应把混合气体通过( )
A、少量的水
B、灼热的氧化铜
C、澄清的石灰水
D、点燃
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7.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种类B、分子种类C、元素种类D、分子数目
8.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0.“八月桂花香”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B、氯酸钾
C、氯化镁D、空气
1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1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作燃料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C、CO2用来灭火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4.“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晚上煤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
B、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氧气的纯度
C、用煤炉取暖,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止煤气中毒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
15.对下列实验操作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16.“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17.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B、Z、Y、XC.Y、X、ZD.X、Z、Y
18.右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19.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B、纯净物
C、单质D、氧化物
20.鉴别H2、CO、CH4三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闻气味
C、点燃后看发出火焰焰色
D、检验燃烧的产物
21.根据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这一关系,下列用途体现该物质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可以刻划玻璃,说明金刚石硬度大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说明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D.活性炭可用于吸附冰箱中的异味,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2.Y2O3(Y是钇的元素符号)是合成某种高温超导物质的原料之一。Y2O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6
23.在由M、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M和N的质量比为3:1,又知M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下列式子中能够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A.MN4B.MN3
C.MND.M2N
24.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点燃
B.把混合气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把混合气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2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合格后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
B.Ⅰ中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C.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第Ⅲ步是多余的
26.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27.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2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29.下列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2CaCO3
B.O2CO
C.CO2H2CO3
D.O2H2O
30.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g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gC和1g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B.27
C.44D.56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9分)
1.用化学符号填空:
两个氢原子_______;
干冰_______;
锌离子_______;
硝酸铁_______;
乙醇_______;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
2.请以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五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
3.年4月以来高致病性甲型H1N1流感呈现出在全球蔓延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尚无法专门针对人类感染H1N1流感的特效药,但推荐使用“达菲”胶囊,根据“达菲”的化学式C16H31N2PO8,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②____________。
4.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 96x 4.8g
/96=x/4.8g
x=*4.8g/96=7.45g
则剩余固体中MnO2的质量为:10.7g-7.45g=3.25g
答剩余固体中含有氯化钾7.45g,含有二氧化锰3.25g
来源
网络
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