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21-6-28 11:57:45 点击数: 次
一级主题二级主题课程标准内容(三级课标主题内容)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要素目标提出问题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猜想与假设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制订计划1.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2.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进行实验1.能积极参与化学实验。2.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3.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收集证据1.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4.初步学习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3.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反思与评价1.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表达与交流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2.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粗盐的提纯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实验。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实验。常见氮肥的检验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我们周围的空气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①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②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3.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③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④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氮气的用途?灯管中的稀有气体?温室效应水与常见的溶液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天然(自来水)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①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②了解或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方法;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等净水剂的净水作用。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③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4.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的。④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⑤实验:比较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⑥观察生产、生活中的乳化现象。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⑦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液。8.知道结晶现象。9.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10.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自来水的生产工艺?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制取蒸馏水?胆矾晶体的形成?海水制盐?有机玻璃的溶解与粘接?食品中的乳化剂金属与金属矿物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知道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①交流有关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材料的信息,或利用互联网或其他途径收集有关新型合金的成分、特性和用途的资料。2.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②实验: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3.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认识这种方法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③调查当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金属利用情况,提出有关的建议。4.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知道回收金属的重要性。④参观炼铁厂或观看工业炼铁的录像。⑤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置换出来。⑥收集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经济损失的资料,设计实验探究锈蚀的条件,讨论防止锈蚀的方法。⑦调查家庭金属垃圾的种类,分析回收的价值和可能性。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中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铝从贵金属到廉价金属的变迁?不锈钢餐具?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分布?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或图片?金属的切割与焊接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①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②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3.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③自制汽水。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④当地农村常用氮肥的鉴别。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⑤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⑥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洗发剂、护发剂的酸碱性?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常见的消毒剂?海盐、岩盐、湖盐和井盐?根瘤菌固氮?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的贡献?常见的氮肥及使用注意事项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①查找一些常见物质的熔、沸点,并说明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②结合实例讨论:普通温度计内的液体应具有什么性质。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③加热碘固体,观察发生的现象。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④实验:粗盐提纯。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干冰的形成和升华?金刚石、石墨和C60?海水的主要成分?铁的几种氧化物微粒构成物质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①实验:比较空气和水在被压缩时的体积变化情况。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②观察并解释浓氨水和浓盐酸相互接近时的“空中生烟”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③写科普小品:“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布朗运动?“桂花十里飘香”?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操纵”技术?原子结构模型认识化学元素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①查找常见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②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高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③收集有关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资料。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化学元素?人体需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的发展物质组成的表示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①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②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药品、食品标签上相应物质的成分及含量?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①交流平时观察到的各种化学变化现象(或观察一组化学变化),讨论并归纳出化学变化的一些特征。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②设计实验证实孔雀石(或碱式碳酸铜)分解的产物。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③观察硫酸铜溶液(或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4.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④观察铜锌原电池实验。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煮熟”鸡蛋?石灰岩溶洞和钟乳石?葡萄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干电池和充电电池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①用实验证明:镁带燃烧、水的电解生成了新的物质。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3.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取新物质,改善物质的性能,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③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与金属的发生置换反应及其规律。④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的实验,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石灰?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用碱液处理树叶制成“叶脉书签”?用食醋清洗水瓶中的水垢?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质量守恒定律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①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②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3.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拉瓦锡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镁条燃烧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①观察某些燃料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现象。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②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③实验:氢气的燃烧。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④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酒精、汽油和柴油中,你认为哪一种燃料最理想?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品。⑤交流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等现象。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⑥观察汽油、柴油、润滑油样品的燃烧情况,调查其用途。⑦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的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⑧讨论用“蒸馏法”淡化海水以供应工业用水的可行性。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不同材料燃烧引起的火灾与自救?“氢动”汽车的兴起?沼气、天然气和“西气东输”工程?“可燃冰”的利用?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面粉厂的防爆措施?海上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中国的淡水资源危机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①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如腈纶)。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②写调查报告:“我家里的合成材料制品”。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③查阅并交流有关复合材料和合成材料应用的资料。④调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纯羊毛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高分子合成材料?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纳米材料?导电塑料?新型陶瓷化学物质与健康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①收集有关微量元素、维生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摄取这些物质的主要途径。2.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②收集化学物质引起毒害(如吸入有害气体、误食有毒物质、家居装修材料释放物的污染物等)的资料,提出防止这些危害的建议。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③观看录像,了解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的危害。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④观看禁毒展览或影像资料,了解毒品对个人及社会的危害。⑤辩论:化学制品对人类的健康有益还是有害?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如淀粉、维生素、葡萄糖、蛋白质和油脂等)?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导电塑料?有关误用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录像或图片?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对人体的危害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①参观本地的三废处理设施(或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组织讨论。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②设计实验,探究农药、化肥对农作物或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3.认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③辩论:使用农药、化肥对人类是利多还是弊多?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④从报刊、电视或其他媒体上收集一段时间以来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⑤从环保部门(或环保网站)了解当地环境污染情况,参与有关的环境监测活动,提出治理的初步建议。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污水的处理和利用?二氧化硫排放与“酸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