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2.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C60,又名足球烯。C60分子是有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
4.常见的碳单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木炭与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它们都具有吸附能力,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要强。焦炭用于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主要用于冶金工业。炭黑用于制碳素墨汁、墨水等。
二、碳的化学性质
各种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碳能与很多物质反应。
1.可燃性碳与氧气的反应
2.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现象:黑色物质逐渐变成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问题:
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开始预热时,盛有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的试管的导管口立即产生气泡,因为这时排除的气体是空气,所以此时石灰水不变浑浊。
为防止灼热的铜在加热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铜。因此,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导管,待试管冷却后再将试管里的粉末倒出。(2Cu+O22CuO)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氧化剂有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时被还原。
还原剂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时被氧化。
该实验中还原剂是木炭,氧化剂是氧化铜。
4.碳的用途:用作燃料(可燃性)、冶炼金属(还原性)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
二、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①蜡烛燃烧
②木炭燃烧
③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④木炭还原氧化铜
⑤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⑥动植物的呼吸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3.现象: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并不断溶解。
注意:
1.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因为碳酸钙与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钙(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稀硫酸与碳酸钙继续接触,使反应停止。
2.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而不纯。
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长颈漏斗下端口应在液面以下,防止二氧化碳从漏斗口逸出。
2.实验步骤:
⑴连接装置;⑵检查气密性;⑶在锥形瓶中装入大理石(或石灰石);
⑷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⑸收集气体。
3.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
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4.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5.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则证明瓶内充满二氧化碳。
五、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六、CO32-的检验方法
在待测试剂中加入稀盐酸,并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实际从有CO32-存在。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将二氧化碳倒入盛有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的烧杯中。
现象: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解释: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进入未被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H2CO3=CO2↑+H2O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制碳酸饮料、制化肥、制纯碱。
2.“干冰”的用途:作制冷剂。
四、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来源:动植物的呼吸、含碳燃料的燃烧。
2.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虽然二氧化碳无毒、无害,但是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性的温室效应。
产生原因:树木乱砍滥伐,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
危害: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部分岛屿被淹没。
防治措施: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收集一氧化碳时不宜使用向下排气法。因为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且有剧毒。应采用排水法收集。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⑴连接装置;
⑵检查装置气密性;
⑶装入氧化铜;
⑷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排尽空气,防止爆炸);
⑸反应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防止灼热的铜被进入的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铜)。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
一氧化碳在反应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氧化为二氧化碳。该反应说明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它与木炭和氢气相似。
◆尾气处理
原因:防止为反应完的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方法:用酒精灯燃烧消耗、气球收集处理等。
3.毒性一氧化碳中毒
⑴煤气中毒的原因: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剧毒!
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结合能力大约是氧气的~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
⑵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使用应注意通风、排气。在液化煤气中添加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便于发现煤气泄漏,避免中毒、爆炸事故的发生。
来源
网络
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