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空间内吃羊肉锅,食客疑似一氧化碳中毒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21-12-15 20:22:09   点击数:
  

接连不断的冷空气

让南方提前进入到了寒冬季节

这不!

各地人民都发来了喜迎初雪的好消息

北方人不懂南方人对雪的爱有多深

快看!

前面雪已经落的很厚了!

同志们,冲啊~

在雪地里这样耍可有意思了

简直能玩上一天

可是玩好以后有点饿了

吃点啥好捏?

冬天当然要吃火锅暖暖身子啦

小编也很喜欢吃

不过有人因为吃火锅出事了

前几日

徐州一名女子在与朋友聚会时

因为吃炭火羊肉火锅而晕倒了

原来,这名女子当晚和朋友们吃饭,最后大家点了一份炭火羊肉锅,结果吃完饭后刚上车,该女子就出现了头晕目眩的症状,同行的朋友赶忙报警求助。所幸送医及时,女子并无大碍。经了解,女子是在密闭空间内吃的用木炭烧的铜锅羊肉,这才发生疑似一氧化碳中毒的反应。

罪魁祸首找到了

就是它

???

一氧化碳

而类似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9月20日,山西阳泉开发区一烧烤店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2人死亡,3人昏迷。就餐的5人均为男性,于9月20日晚19时左右进入烧烤店约10平米无窗户包间,食用木炭火锅。约22时许,服务员发现房门紧闭久无动静,推门发现5人已昏迷,到场后发现2人已无生命迹象,出事烧烤涮锅店已被警方拉起警戒线。

12月初,鹤城市民王女士一行4人在一家火锅店的包房内吃炭火火锅,由于天冷,包房里关窗关门,一顿饭下来,本来还谈天说地的一行人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其中情况最严重的一医院,在医院吸了4天的高压氧气才有所缓解。

1月23日晚上6点多,韩女士和8个朋友一起在该火锅店聚餐时,预定的包间位于店内的地下室。一个多小时后,大家陆续出现了头晕、恶心等症状,因为血液内的一氧化碳含量全部超标,韩女士和她的朋友们全部紧急进入了高压氧舱接受治疗。

大家注意了

在空调房或者密闭空间吃有明火的火锅

一旦屋内密闭性强且空气不流畅

火锅炉灶内的燃料未完全燃烧

会释放出一氧化碳

大量吸入后会有头晕、恶心、无力等症状

所以不管是用木炭取暖,还是吃木炭火锅时,都要注意保持通风换气,以防出现意外。一旦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情况要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报警求助。

除此之外

下列情况也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最常见的是烧煤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特别是冬天,很多农村人家在屋内烧煤取暖,如果房间的密闭性很好,空气不流通就很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些老年人固执的以为只要在房间内放一盆水就不会再中毒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并且无色无味,所以放一盆水完全没有任何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对家里的老人进行科普,增进他们对一氧化碳的认识,防止悲剧发生。

其次是很多人在安装电热水器时,违规将电热水器安装在室内或者其他不通风的地方,这样长时间使用热水时,一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很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大家在装修的时候一定要将电热水器安装在通风处。

另外,车友们请注意了,打开空调以后要把车窗留一条两三厘米宽的缝隙,并且半小时通一次风。因为空调会带来大量汽车排放的的一氧化碳,长时间在怠速状态下,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也非常的高,20分钟左右浓度就会超标,足以致人死亡。如果在车库或地库这样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一氧化碳浓度更加高,会更加的危险。所以一定不要开着空调在在密封的车内睡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么多要注意的地方

大家可千万要记住了呀!

如果身边有人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

应该如何处理呢?

一、当我们在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或者用煤炭取暖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有头晕恶心,浑身乏力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将门窗打开,使室内的一氧化碳快速散去,同时自己要跑到较为空旷处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

二、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在使用煤气热水器,或者用煤炭取暖时有晕厥状态的话,应当及时将患者搬离当时的环境,转移到空旷的地方,检查患者的呼吸是否通畅,同时检查患者的口鼻,发现口鼻中有异物时,应当及时清除,让患者有顺畅的呼吸,能够及时吸入新鲜的空气。

三、对于轻度昏厥的患者,我们可以用手指用力掐患者的人中,使患者保持一个清醒的双状态,或者用手掌按摩病人的身体,对于清醒的患者,我们可以泡一杯浓茶或者热咖啡,让患者喝下,这样可以促进体内一氧化碳的消除,也可以将胡萝卜捣碎成汁,一次性灌下,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解救方法

四、当我们发现患者的情况较为严重时,如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有抽搐,体温较高的情况时,应当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最快医院进行高压氧舱治疗,这样的话可以减少患者的后遗症。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中毒,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尽最大的可能将自己氧化碳中毒的几率,一旦发现中毒情况时,应当尽最快的速度自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bzbk/1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