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丨预防煤气中毒基本常识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16-11-23 9:55:29   点击数:
  

一、什么是煤气中毒?

当煤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煤气),这种煤气被人吸入肺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发生一系列中毒症状:轻度的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中度或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虚脱,常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等,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

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

二、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有哪些?

1.生活用煤不装烟囱,或是装了烟囱但却堵塞、漏气。

2.冬季室内用煤取暖而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容易造成一氧化碳蓄积。

3.煤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引起泄露。

4.在门窗紧闭的小车内连续发动汽车,产生大量含一氧化碳的废气。

5.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三、怎样防止煤气中毒?

冬季取暖或使用煤气时,一定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这是预防煤气中毒的关键,要克服麻痹思想,房内生火取暖,一定要安装排烟设备,并经常检查有无堵塞和漏洞,及时修理。烟筒伸到室外的部分,最好安一个弯头,防止呛风倒烟。室内门窗不要关得太严。用煤气或液化气做饭烧水,也应严防煤气中毒,办法是注意管道有无漏气,不用火时,应关紧闸门。

四、煤气中毒的类型有哪些?

1.轻型: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

2.中型: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

3.重型: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

五、煤气中毒的救护措施有哪些?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一旦发生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把患者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及早呼吸新鲜空气。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应迅速关闭煤气开关。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患者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心跳情况,如患者昏迷不醒,可针刺其人中、合谷、内关、涌泉、十宣等穴位,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紧急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的救助。

5.病情稳定后,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阳谷县人民政府

年10月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bzbk/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