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人民医院的女精英们密山市人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16-11-28 19:48:20   点击数:
  

 题记:医院医院医院;是全国“三好一满意”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年3月16日,住院患者达人,心血管内科、神经一科、儿科、消化血液科、妇产科等科室,患者挤破了门槛,加班、加点、加床,出现了“时间+、床位+、患者+”的现象,实现了“人气指数+、业务收入+”的可喜局面。医院持续发展,彰显实力。

 全院名员工,在努力着、奔忙着。丰收果里有女医护的一半。据了解,名医护中,女医护达人,占据半壁江山之多。她们多付出的艰辛,多付出的虔诚,演绎出现代版的“花木兰”、“穆桂英”、“红色娘子军”的故事......

周晓娟:最美的“白大褂”

 走进消化血液科的病房,就走进了患者的“点赞”声中。

 在病房,连珠山镇泉水村血友病患者蒋利民拉着主任周晓娟的手,用眼泪表达着对这位善良医生的叩谢。一谢,周晓娟医生的救命之恩。年春天,患血友病的蒋利民胃部大出血,是周晓娟的不言败的执着,把蒋利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二谢,周晓娟医生的慈善之情。3月9日,蒋利民右腿血肿,再次住院,当时,腿部大出血,血喷到裤子上、床单上,喷到了周晓娟的身上、手上、脸上,周晓娟一边止血,一边安慰,再次化险为夷。周晓娟是患者蒋利民救命的稻草,是精神的依托。

 见到周晓娟,感觉到她很憔悴、很疲惫。

 周晓娟,在医院算是老资历了。在医院工作近三十年。是消化血液科的主任。三十年,抢救急性中毒患者达多人,参加各科紧急会诊多次,治愈患者1万多人次。是位医疗突出的贡献者。

 医院第二个“急诊科”。收治中毒患者、消化道出血患者、白血病患者,危急病重的患者居多,危急病重让她负重,让她爬坡。

 她累倒了又爬起来了。两次大手术,两次身体透支的情况下,她听到了患者的呼唤,在第二次手术后的第10天,又穿上白大褂,阳光地出现在病床边,患者并不知道她是个“病医生”。

 她和医护一样,查病房、下医嘱、写病历。拖着沉重的脚步,楼上楼下、屋里屋外忙碌着。

 她自己多次想给自己放个假,可是,那么多的患者等待着诊治,怎么休息呀。今年大年三十她值班;周一出门诊她坚持;晚上急诊她赶到。患者在心中,工作在脑中。患者的病情她如数家珍;诊治在路上,两点一线的路,她周而复始。没有因为身体不适的原因耽搁工作。

 年11月,晚20点,某一建筑工地7名农民工一氧化碳中毒,她吓坏了,医院急救,她给了7名农民工7个完整的家;从哈回来的虎林纯红细胞再障患者陈某,须输“洗涤红细胞”,她跑前跑后,电话与血站沟通,6个小时完成了输血......

 忙起来,她忘了自己是病人;回家瘫倒在床上,给自己下“禁令”,明天搂着点,可是第二天,一忙乎,又忘在脑后。

隋吉娜:最忙的护士长

 隋吉娜,呼吸肾内科护士长。采访她,有“插曲”,采访几次中断,不是电话响,就是护士找,或是患者问。她说,护士长的工作太杂乱、太琐碎。大到患者、小到门把手坏了,坐便堵了,床单换了,吊瓶架不够用了等等,大小事一笸箩。偷不了懒,丢不了,一时半会歇不了脚。

 医院部门、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早晨查房,她都会摸摸患者的头,握握患者的手,笑容始终是挂在脸上。亲密患者,问候患者,营造了医患和谐的氛围。

 一上班,就像上了弦的时钟,与分秒竞技。转遍整个大楼,走遍整个病房。走平了鞋底,累伤了脚板。

 年11月,她做了子宫肌瘤手术,术后反应强烈,贫血、肝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感觉头晕、心慌、乏力、腿麻等等,她在坚守着。

 护士亲切地喊她“妈妈”,和护士一起,为患者服务,20岁的护士李萍萍刚上班,她像妈妈一样,手把手地交,扯着耳朵告诉,就是有一个护士没完成工作,她都会陪同到最后,而且是天天、月月、年年、20年如此,护士给她冠名“妈妈”。

 她有一个小本本,上面记录一天的大小事,每天对着检查,看看是否还有尾巴事,一日一清,以患者满意结束。

 大家在一起要团结、要和气、要大度,在她的引领、感召下,医护以诚相处,在快乐中工作,有啥事,大家呼啦一下子都走在前头。

 服务是永恒的主题。在全院率先开展了“优秀护理服务年”活动,追求无瑕疵的服务,追求无投诉的服务,追求无缝隙服务,在呼吸肾内科住院的患者会享受到“星级”服务。肾内科被评为:鸡西市优质服务标兵岗、优秀护理团队、密山市青年文明号。

梁璐:最阳光的小护士

 梁璐,医院护士中的的代表,再普通不过,再平凡不过,在普通、平凡中,难得的是对职责的尽职,对患者的爱戴。

 梁璐是内分泌科护士,工龄充其量四年多,是护士岗位上的新兵。她始终是一个笑脸,始终一个心态,始终是一个劲头,始终是一个爱心。她给患者一个又一个快乐与惊喜。

 她不嫌脏。患者都喜欢她,喜欢源于她对患者的无微不至。特困户患者张某,智障,是糖尿病患者,每天都是70岁的母亲护理,母亲也病了,她充当了临时妈妈,帮助患者脱裤子排便,端屎端尿,特级护理着这位智障患者。

 她爱患者。一位低血糖患者,忽然出汗,打哆嗦,低血糖发作,她跑步到楼下小卖部,给患者买来饮料,患者喝下后,低血糖有所缓解7,患者家属给钱,她说啥也不要;早上给患者买饭,给患者买水、买手纸等生活用品。被患者称作是最有爱心的小护士。

 她多付出。82岁的徐大爷,患糖尿病综合症,一直置留导尿管,她利用中午休息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坐公交或打车到新路村给患者冲洗尿管并指导冲洗尿管的方法;下夜班了,她披上绶带,到阳光大厅当导诊,推着轮椅送患者就医,搀扶患者就医,医院志愿者团队,到敬老院义诊;早上下夜班也不走,给护士姐妹帮忙,哪忙哪里就能看见梁璐的背影。听见患者的呼声,立马就会听见梁璐的应声,她始终在患者的眼前。这位“诚信积分先进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医院“护理明星”,笑容可掬,阳光灿烂,这一微笑,这一问候,就是一剂康复的药方。患者在表扬着她。

王瑞芳:最艰苦的急诊医生

 一位女医生,拎着医疗箱,跑步登车,随着“”出诊,春夏秋冬,白天黑夜,特别是怀孕期间,严重的妊娠反应,特别是婴儿的哺乳期,特别是脚扭伤的时候,她还是一直出诊,这位女医生着实令人感叹。

 王瑞芳到急诊科近10年,出诊多次,夜诊多次,值夜班个个小时,个节假日没休息,医院接替班次,到哈尔滨转诊20余次,顶着东北大烟炮出诊30余次,冒着大雨出诊40余次。她的工作在夜里、在车上、在路上......

 做母亲,她不称职。你出诊,当误了给婴儿送奶的时间,婴儿嗷嗷待哺;半夜电话响起,惊醒孩子,孩子拽着你,不让你走,可是你甩开孩子,不顾孩子的哭声,医院还有个患者等着她;双休日,你忙,啥时候能陪孩子溜溜街,逛逛公园,你搪塞孩子整整9年。

 做妻子,你不合格。尤其老公也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下了夜班,你一头扎入梦中,你啥时候,能亲自下厨房,给家人做顿带有愧对的饭菜,半夜替班,医院整整9年个夜晚。

 做儿媳,你不标准。从孩子生下来,你的婆婆、母亲就轮班给你带孩子,给你看家望门,你的一切心思在工作上,你一看到双亲,满满的歉意挂在脸上。

做医生,你出色。你值了一宿的班,本应第二天7:30分下班,8点你拿着一根麻花上车,又去了宝清县,下午45点回来,接着又值夜班,一眼没眨的你,在岗工作2天2夜。

 7年冬天下大雪,大雪没膝盖。你拎着急救箱,连滚带爬2公里,和同事一起把患者硬是背了出来。

 9年,对待患者亲和;9年,6个春节值班;9年,与患者没有一丁点的隔阂;9年,没跟同事红过脸;9年,你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女医护,医院的一道救死扶伤的风景。她们圣洁、她们高尚、她们勇敢、她们坚强。她们还有许多,儿科主任席晓翠、妇产科主任孙丽华、ICU主任王佳、心血管一科主任荆凤云、心血管二科主任杨旭然、肿瘤内科陈永莲、麻醉科曹娜等等还有所有的护士长们,她们用女人的细腻、善良与天生的要强,天生的执着相结合,为医院的辉煌填写浓重的一笔,这一笔,给力,这一笔,助推,这一笔,靓丽;这一笔,精彩;这一笔,震撼!

文/笔耕

图/孙农飞

医院(微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病好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bzbk/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