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8日-19日,首届世界生活方式健康管理大会暨用生活方式解决生活方式病国际论坛在中国?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医学及健康行业等领域的多名嘉宾出席,围绕大健康文化、联合国千年目标与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倡导人们“用健康生活方式解决生活方式病”,从而实现健康自助。健康邦作为大会的支持媒体之一,全程参与报道了本次行业盛会。
以下内容为
——逯明福博士《用生活方式解决及预防生活方式病》主旨报告实录
目前国际上关于生活方式相关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此类的研究都已经证明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用生活方式来去应用于控制、预防生活方式病有效,那么我们的工作在此基础之上,更多的是去探索它的可行性,因为从理论上讲是有效,在科研的角度说有效,但是贯彻到一日三餐,贯彻到一个家庭的文化是有距离,知和行之间如何合一,还是有一些工作需要探索。
那么除了去探索可行性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个探索,就是可持续性,除了通过生活方式帮到这个人的生活方式病,如何能让他的后半生持续的建立起一些生活习惯,教他应对生活上干扰的方法,这个也是我们探索的一个方向。在探索的路上,我们发现生活方式的各个要素之间也有协同效应,就是饮食、运动、营养强化这些因素有效组合的话,比单一应用效果还要好。
那么基于我们17年以来的探索,主要是源于实践,我们后期做了一些理论上的尝试,就是想回头解释一下,我们在实践上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而后半部分理论尝试,因为刚刚提出可能不太成熟,也是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今天报告的主题是用生活方式解决预防生活方式病,这个会议的主题也是我们刻意的准备这样的说法,那么首先我是从三个层面来介绍一下我们的主题和立意。因为第一是用生活方式,这是一个点。还有解决预防是一个点,还有生活方式病一个点。
第一,何为生活方式病?我们都是做健康管理的,这就很简单了,就是因不良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具体来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这一类,当然也包括癌症,当然癌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手段上,我们发现与肥胖三高这些代谢类疾病有所差异,所以那块我们单独做了一个研发的立项,也就是说基于癌症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方法,没有在今天的话题里面论述到,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研发成熟了才会推出。
第二,我们标题里面的点,就是为何用生活方式。这个经过了很多的讨论,也很简单,我们的观点是没有什么能代替正确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一定要用生活方式?因为不用就是不行。如果行的话,或者说如果这个世界有一种东西能代替生活方式,令到我们健康长寿的话,那么年的文明史,历代帝王的平均寿命也不至于只活43岁。
所以在17年之前,我们开始研发和探索这条路上,刚上路的时候我们不知道17年以后我们研究的成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坚信这一定是基于生活方式的一套方案,它应该不是一个医疗器械,也不是内服的产品,因为如果有灵丹妙药可以代替生活方式,那么一个人他继续过一种奢侈糜烂的生活他仍然可以健康长寿,但是我们还没感到这样的先例,所以一定要用生活方式。
第三,为何是解决及预防。这是我们17年探索路径的总结,也就是说,17年走过来,走通的这条路,不是预防及解决,而是解决及预防,我们走通了这条路,不代表别的路不可行及只是我们已经用我们的实践证明可行。那么在最开始我们是在做营养干预,成立营养工作室,在后期成立健康管理机构来做健康管理,再后来的时候开始做减法,做了后面的干预健康管理里面最后面的干预,代谢干预或者是慢病干预及后来我们提炼叫生活方式干预。
前面走的是很大的弯路,那个时候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希望能够在25—45这个慢性病的形成期开始干预,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帮他,让他长命百岁。这个群体我们卫生领域把他叫做亚健康人群,占13亿人口的75%,就是大约10亿左右的慢病早期的人群,在我们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把人群放在这个点上了,结果我们用尽了我们的资源也没有走通,我们又去张罗资源,也没有形成造血能力,这样失败了三次,后来我们就反思,是方向错了吗?以人为中心,这是我们要做的健康关系,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技术是手段,但是以人为中心我们却撞的头破血流、粉身碎骨。
所以我们就在思考这条路方向没错,但是我们出了什么问题,后来发现,这个患者的需求是分强需求和弱需求,处于亚健康这个状态是弱需求,而当他已经进入了临床疾病状态,比如说血糖、血压、血脂已经开始出现状况了,已经吃了5年、8年的降糖药了,我们发现这个是强需求,原来我们前10年走的这个路更艰难的路,就是基于亚健康人群在开展预防性的干预工作。难在就是我着急,他不着急的,我求他健康他不理我。这个浪费了我们大量的资源、时间、人力物力没走通。
后来我们反思了一下,发现这是人性的弱点,就是生一次病参一次禅,你再给他谈健康,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们想是不是我们可以稍微退一步,在他个人的主观意愿相对强一些的情况下,我们再开始面向他开始生活方式的教育和干预,所以我们开始集中到了这种强需求的人群,也就是他已经是肥胖了,斤了,已经腰围很粗了,血糖血压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状况,但是他离中风心梗还有比较长的距离,是不是可以针对这个人群来做健康干预,来防止中风和心梗的发病率,所以我们重点先走了解决,为什么解决以后又是预防,因为解决完了,他还会复发。所以实际上还要防复发,你只是把他的指标状况干预下来了,你没有把他的生活方式做一个正本清源的清除的话,两三年以后,他仍然会回到当下的状态。
所以我们讲的预防一层意思是防复发,所以我们发现当针对他的急需求来帮他做一个干预的时候,他给了我们机会与我们同行,再往前走的42天,一个周期、两个周期、三个周期的路上,他给了我们时间来影响他,来教育他,来训练他,从内而外改变的是他的健康生活习惯,他的这种修为,甚至于改变一个家庭的健康文化,别的路行不行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这么走通了,就是从强需求、急需求入手,降低前端的交易成本。
第二个预防的含义是我们发现一个家庭里面最好教育的是那个生了病的人,但是当我们围绕他教育的时候会影响到他的儿女。也就是他爸爸是5年的高血压兼糖尿病、脂肪肝,我们是针对他的爸爸做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的训练,发现其实可以影响到他的亚健康的儿女,25—45慢病早期潜伏的人群。
所以我们发现绕了一圈以后反而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做我们当初的理想,就是针对真正的亚健康人群开展预防工作,只是走过的路是这样的,这只是我们探索的经验的一点分享。那么我们方案的形成,这个方案在书里面,用生活方式解决生活病这个书里面给起了一个名叫“细胞全息还原方案”,但是不管怎么叫,就是基于生活方式的一套干预方案,它的形成分了三个阶段:
阶段一:做加法的阶段,其实就是为了提高效果,饮食也做、营养也做,运动也做,心理也做,刮痧、拔罐这些方法我们也做,只要在生活方式上有效的点,这些元素我们全都往上做,这个过程最漫长,走了10年。
当效果累积的时候,我们马上面对一个问题,就是越来越难以执行,就是当我们越追求效果的时候,其实越把这个东西搞得复杂的,难以贯彻和执行,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还没有去尝试,只是我们跟他讲你的方式是这样做就把他吓跑了,所以我们10年以后又经历了第二个阶段。
阶段二:做减法的阶段,其实就是去提炼生活方式里面最有效的,影响最大的那些因素,围绕这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开始做研究的工作,强化相关的干预措施,那么这个走了差不多四五年。你说10个重要的,10个一定都执行不了,所以我们想一定不能超过三个。
阶段三:工具化。第一是为了提高,第二是为了易于执行,但是易于执行和便于推广又是完全两个概念,这一个人身上容易执行,和在一万个人身上、十万个人身上容易执行是完全两个概念。所以我们第三个阶段又做了标准化和工具化,我们形成了患者用了手册和背后支持他的手册,还有体验的流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工具,所以才使得我们现在累计受益者超过10万的情况下,仍然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在递增。我们所倡导的生活方式的体验营,现在中国超过个城市,可以同时举办,就是因为我们走了第三步。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方案的内容。
第一,短期计划,其实是一个42天的干预周期,包括三个内容:低糖饮食。简单来说低糖饮食就是启动脂肪功能,因为碳水化合物是我们的第一能源,只要你今天吃的米面足够多,你一定是用米面给细胞提供能源,但是当你把碳水化合物降到一定低的程度的时候,它就会启动备用能源,就是身上的脂肪,就是肚子、血里面、臀部、身上的肥肉给细胞供能,那么这个我们打了个比方,相当以是用煤块来给炉子功能。而用原来的米面功能,就相当于往里面塞柴禾,现在我们改了烧堆在墙角的这些已经成为负担的、成为垃圾的煤块给炉子供给能。营养强化。因为当炉子开始变成大量的煤堆进去的时候,脂肪太需要消耗大量的辅煤,才能有效顺利的燃烧,否则也会出现代谢障碍,形成沉积,就像煤堆在炉子里面了,但是鼓风机还是原来的小型号,就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燃烧不安全、不彻底。所以第二个营养强化就相当于把鼓风机给换的,换一个大号的往里面加量的吹辅煤。适量运动。为了便于执行,我们提倡的就是走步,当然跳操下面更好,但是我们发现走路更容易执行,两个作为选项,让患者去选,适量运动有很多的作用,但是在我们这个方案里面最主要的作用是增加了线粒体,有很多的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增加线粒体,当线粒体增加的时候,就相当于是细胞里面多了炉子,因为这个能量最后不是进到细胞的时候,而是又进了线粒体才开始燃烧的。适量运动就相当于增加了炉子。
所以把三个方案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短期强化的计划,就相当于我们把堆在身体里面的脂肪作为煤块给放到炉子里面,同时换一个大号的鼓风机,加速炉子里面煤的燃烧转化,转化成体脂细胞的能量了,然后同时再把房间里面多增加一些炉子,加快工作量,这就是短期计划。
第二,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其实就是个手段,当你把体重减下来,把血糖、血压、血脂这些指标往下降下,这仅仅是个手段,目的还是能够让你的后半生生活方式发生一些根本的转变,你的健康的价值观、健康的修为、健康的习惯、家庭的健康的文化发生一些不可逆转的,甚至可以传给下一代的这样一些变化。
所以我们重点还是后面的长期计划,也是三个要点。
第一,低血糖指数的饮食。这个在国际医学界已经有了共识,主要是精米精面进到血里面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进入血液,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过快,这类食物被定义成高血糖、高升糖指数的食物,那么我们提倡能够去摄入低血糖指数的食物,也就是说这些食物摄入以后,餐后的血糖上升得比较慢,然后这个血糖对身体的冲击比较小,具体来说就是全谷类为主的主食,还有一些其他细节。
第二,日常的营养补充,他起到的主要是通过营养均衡来实现代谢平衡,通过外在摄入的营养的均衡,来保证内在代谢的平衡,而这个是基于农业现代化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所以食物里面的营养含量下降,然后吃了这些植物,他们体内的营养质量下降,所以导致在全球人口爆涨的超过70亿人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摄入的食物与一千年或者是一百年之前已经有了根本的差别,所以现在日常营养补充是建议成为生活方式中的一个要素。
第三,继续适量运动,继续每天走步,持之以恒。还有一些小的要点,但是我们发现说的越多,越难以执行,所以我们就抓主要的,这个能管70%—80%。
汇报一下我们17年怎么走通的?很简单,就是训练营加一对一指导,或者说集体教育和一对一教育结合,或者说短期强化教育(训练营)和一对一长期持续的跟踪教育相结合,这里面训练营在我们里面是个核心,他要参加完训练营才能开始一对一的生活方式的指导,或者即便是他开始了一对一的指导,我们也需要他在某个阶段还要来参加一次训练营,这个训练营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我在这儿说的你怎么做。我说这么吃,我这几天就这么给你配着吃,我要求这么运动,这一天我就带着你使劲运动,给人关到酒店或者是渡假村,你周末的时候来这儿静心养养,我们怎么说你怎么来,为什么不叫体验营,叫做训练营呢?因为如果他体验的话,他只是知道我可以这么吃,而训练是让你从这儿出去回到家里你知道怎么做,就是说有了训练营,后面的一对一指导才可行,否则的话这个一对一教育的成本就太高了,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家庭、生活、因素的干扰而中途放弃。
接下来看一下我们实践的结果。17年我们超过了10万例的积累,初步总结在三个方面有了一些可喜的收获。
第一,代谢功能显著恢复。也就是说推动生活方式,强化干预一段时间以后,他自身调节血糖、血压的功能有所恢复,恢复的这部分会体现为他对药物依赖减少的那部分,他一吃三粒,是因为他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无法完成这样的功能,他如果能减了一粒,就说明他自身原来与生俱来的调节血糖的功能恢复了大约一粒降糖药的功能。
所以我们发现代谢功能的显著回复在事实上可以减少或者是拜托对于降糖药、降压药的依赖,当然也无法做到所有人完全摆脱对药物的依赖,因为这个影响因素太多了,他是不是配合,他自己得病的时间长短,脏器的可再生性如何,代偿能力还有多少,这个干扰因素太多了,所以我们实际上在生活方式干预的过程中不做结果的承诺,就是到底能给你减多少药,到底能不能最后拜托药物的依赖,不做这样的承诺。
但是,往往现在是基于体验了一天的结果,然后我们会有90%以上的人愿意后面接受一对一长期的这样指导。这个地方我们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因为在过去的17年里面,我们探索了超过十万例这样的实践的结果,是基于我们民间的行为,也就是没有上升到学院研究体系的提炼,所以基本上这些数据就存在于各个点,就像刚才站在台上接受颁奖的这些赞助企业,他们的企业里面各自汇总了一些数据,但是体重方面一个周期42天短期的强化,大部分人可以减到10到30斤。血糖和血压,这两个是最常见的指标,那么通过一到两个周期有70%—80%的人可以摆脱对药物的依赖。
第二,全身状况的整改善,也就是说我们定位是定位成干预,一个专科只干预了代谢类的疾病,血糖、血压、学制、尿酸出现代谢障碍的这一方面,但是因为我们干预的方向是去恢复本能,照顾本能。所以发现在血糖血压这些代谢指标出现好转的同时,他身体其他的方面呈现整体改善的趋势。
第三,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因为长期计划、贯彻执行,起到了一些效果,所以使得生活方式实实在在的以家庭为单位发生了一些改变,这里面最常见的有两个。1、他饭量小了。2、他的主食不以大米白面为主,而是以粗杂粮为主。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之后我们做的理论尝试。大约在三四年之前,我们开始困惑于理论的解说,尤其是当年的沈阳大健康的创办人,他提了一点,他说你给我所有的文献,包括路卡数方面的总结,升糖指数方面的总结,胰岛素方面的文献,发现都无法说明,这个方案在我身上为什么效果这么好。所以他说我感觉你们缺乏一种自信,总是去试图拿国际上别人总结出来现成的理论来解释你们的实践成果。最后他讲了一句话触动我了,他说在发展的历史上有时候是理论在先,实践在后,有的时候是实践在先,理论在后。所以建立你们基础于实践的突出的成果,能够在理论上做一些尝试,去揭示一些其中尚未被人类发现的一些机理。所以在这样的一些启发下,我们就做了一些理论的尝试,但是这些应该说不数成熟,虽然在我们写的书里面做了一些探讨,但是也是希望换起各界对我们的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