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九年级化学期末精准针对复习之一推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21-3-8 10:36:20   点击数:
  北京医院冻疮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82594.html

获取更多教育经验、方法、学习资料等,每天与您相约!

1、解题思路(1)阅读题目: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局。关键点要反复读,读得它“原形毕露,真相大白”。(2)寻找突破:要求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出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3)正确推断:要求从突破口入手将明显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运用合理的方法正确推断。(4)验证答案:要求将推出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2、推断题的突破策略?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运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3、寻找突破:(1)以物质的颜色等特征为突破口①固体物质的颜色:红色固体:铜Cu、氧化铁Fe2O3、红磷P黑色固体:木炭C、铁粉Fe、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白色固体: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黄色固体:硫粉S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②生成沉淀的颜色:CaCO3白色不溶物③溶液的颜色:蓝色溶液含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氯化铜CuCl2等。黄色溶液含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浅绿色溶液含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无色液体:水,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紫色溶液:石蕊溶液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一些框图式、叙述式推断题往往涉及到物质的用途等有关信息,故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此类推断题的解答。如:氧气可作助燃剂;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一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大理石、石灰石常作建筑材料;乙醇可作液体燃料等。(3)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物质的特征组成突出的是元素的特征,如: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2和CO;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2O2和H2O;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FeO、Fe2O3、Fe3O4等。(4)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由于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多,有些化学反应条件在题中带有明显的指向性,例如:“通电”条件就是指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高温”。①指碳酸钙高温分解;②指铁矿石炼铁的反应等等;“MnO2作催化剂”就是指双氧水、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反应。如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lO3、H2O2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还原CuO;C与CO2、CO还原Fe2O3、Fe3O4等)(5)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突破口:①常见的能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H2O、H2O2、KClO3、KMnO4、CaCO3等。②常见的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还原性单质(C、H2)+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酸金属+盐溶液(6)以重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突破口:(7)以物质的典型性质为突破口这里所指的性质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例如: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水常温下为液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等。(1)常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SO2、HCl、NH3;(2)常见还原性物质有C、CO、H2;常见可燃性气体有H2、CO、CH4;(3)以某些单质、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为突破口:金属单质的3条化学性质,(后学)常见酸的5条化学性质,常见碱的4条化学性质,常见盐的4条化学性质(8)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或者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特殊的反应现象常作推断题的突破口,例如: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蓝紫色火焰;白磷、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如(1)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物质:CO2;(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O2;(3)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常见气体:CO2(还有氮气);(4)与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的物质:如CH4、C2H5OH和呼吸作用;(9)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H2O2;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10)以物质的俗名或者主要成分为突破口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NaCl);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Fe2O3);天然气、沼气、瓦斯气体(主要成分:甲烷CH4);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CO);生石灰(氧化钙:CaO);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酒精(乙醇:C2H5OH);等。(11)以计算为突破口:(1)一些常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H2O——18;CO2-—44;CaCO3-—;HCl-—36.5;H2SO4-—98;NaOH-—40;Ca(OH)2-—74;(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3)CH4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SO2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2)以物质类别为突破口:

1、基础知识不牢固,分析问题不透彻,容易出错或与其它问题想混。

2、推断题不能断章取“意”,顾小节而失大局。问题的解决要弄清来龙去脉。

解题方法

(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

(2)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

(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1、以物质的颜色、状态为突破口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乙是最常用的液体,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___(填化学式);(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1).H2O2或H2SO4、HCl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CO2+C高温2CO或2CO+O2点燃2CO2(1)若乙是最常用的液体,则乙是水,丙是单质,可能是氢气或氧气,则甲可能是过氧化氢或酸;(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那么乙和丙可以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丙→乙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高温2CO或2CO+O2点燃2CO2。2、以物质的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已知铜绿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已知B是氧化铜,F是一氧化碳。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写化学式D______,E.______,G.______,X.______;(2)写出A→D和E化学方程式:______;(3)写出C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解:(1)A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E,所以A为水,所以D、E是氢气或氧气中的一种,氧化铜和E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红色固体G,所以G为铜,E是氢气,所以D为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黑色单质X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X就是木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H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O2,E是H2,G是Cu,X是C;故答案为:(1)O2,H2,Cu,C;

3、以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转化)为突破口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D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甲+B:___________;

甲→E:;

甲→C:。

[解析]此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组成为突破口的推断题,可以采用以D物质为支点逆推而完成解题。根据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与E的组成元素相同,可得出D为CO2,E为CO,而C、丙均为黑色粉末,可推出C为Fe3O4,丙为Fe;根据甲能转化为Fe3O4,又能转化为CO,可确定甲为O2;结合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可推出A为H2O2,B为H2O。

答案:(1)CO2(2)2H2O2=2H2O+O2↑;2C+O22CO;3Fe+2O2Fe3O4

4、以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且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和G均为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物质的化学式_____。(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3)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从微观角度解释B和D两种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1).Cu(2).冶炼金属(或作燃料)(3).CO+CuOCu+CO2(4).分子的构成不同;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CO)分子多1个氧原子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则F为银;G是金属单质,且G为红色固体,则G为铜;A为红色固体,且A是氧化物,故A是氧化铁;A与B反应生成D和E,B为氧化物,E为金属单质,故B为一氧化碳,E为铁,D为二氧化碳;B与C反应生成D和G,则C为氧化铜,据此分析解答。(1)由分析知,G为铜,故G物质的化学式为Cu;(2)由分析知,B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或可燃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或作燃料);(3)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4)B是CO,D是CO2,从微观角度看CO与CO2分子的构成不同;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CO)分子多1个氧原子。

8、以物质之间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为突破口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难溶于水)和乙(乙是气体,可作气体肥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甲的化学式为 ;

(2)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丁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答案:(1)CaCO3;(2)CaO+H2O═Ca(OH)2;(3)改良酸性土壤等;

试题分析:由于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难溶于水乙是气体,可作气体肥料且含有碳元素,所以可知甲是碳酸钙,乙是二氧化碳,丙能做干燥剂,所以丙是氧化钙,氧化钙加水可以生成丁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又可以生成碳酸钙甲。

(1)所以甲的化学式为CaCO3;

(2)丙转化为丁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写在最后

期待同学们在下方留言“每日打卡”,让我看到你们的坚持!悄咪咪问下你们,新学期刚开始,想看什么样的文章和学习资料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tjyy/1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