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广西两个月内人中毒贺州人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20-9-3 16:46:32   点击数:
  

微科普——卫生计生

每年到冬天

一个无形的杀手就潜伏在大家身边

一不小心,它就夺人性命

“一氧化碳中毒”

据年12月28日全区政府系统值班视频点名会议上公布的数据,年11月以来,我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多发频发。

据不完全统计

年我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人数多达人次

年11月~12月

南宁市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起,送医人,死亡6人;

柳州市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94起,现场救治人,死亡6人;

桂林市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起,现场救治人,死亡6人;

玉林市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32起,现场救治33人,死亡3人。

小编赶紧拿出计算器按按,

两个月内,仅4个市就有人一氧化碳中毒!

关于一氧化碳中毒,

给大伙儿科普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

1

什么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与生产场所发生的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不同,它一般泛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起因多以燃烧煤炭取暖为主,还包括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煤气泄漏、汽车尾气中毒等。

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具有隐蔽性。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日常生活中极难察觉,中毒事件通常在大意疏忽中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冬春季是高发期,一般常见于湿冷天气等低气压天气,该天气条件下不利于气体扩散。

2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有哪些?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

中度中毒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

重度中毒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3

如何进行急救?

一旦发现有以上中毒症状,必须马上将患者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4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没有特效药,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是减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1.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制定本级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切实形成合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2.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发布预警。气象部门会同卫生部门,综合卫生、气象和环境等监测数据,结合地理特征和建筑结构特点,按照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规律,分析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出预警建议,并提请本级人民政府发布预警提示。

3.加强燃气用具的市场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不定期对市场上销售的燃气用具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清查燃气用具的气密性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4.使用清洁能源及产品。大力推广使用电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5.加强对老旧社区、棚户区建筑物的升级改造。通过对老旧社区、棚户区建筑物内排气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改善通风条件,指导群众使用正确的取暖方式,降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6.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均有义务开展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开展防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预防控制工作。对可能引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用煤炭取暖的住户,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排烟排气良好;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的天气(如回南天)应格外注意,室内门窗不要封闭过严。

使用管道煤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

冬天洗澡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洗澡时间不要过长。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禁止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应将其安装在室外通风的地方,且要经常对燃气热水器和排气扇进行检查维护。

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火锅、点炭火盆。

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长途行车,开内循环,定期开窗通风。

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远离一氧化碳中毒,

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

请重视起来,

过一个温暖安全的冬天!

——贺州市卫计委

关于我们

《贺州微科普》节目由贺州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市卫计委、市无线电管理处、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气象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办、贺州人民广播电台承办。

节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yfzl/10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