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刚过
烧烤模式开启
高温天气导致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加大,
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带来极大威胁。
近期事故
01
7月22日16时30分许,河北怀来县长城生物化学工程有限公司在组织员工清理厂区污水沉淀池时,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
02
7月20号下午19时左右,西安高新区兴隆街办发生一起悲剧,1名工人在污水井内清淤时发生意外,其他3名人下井救援接连遇险最终导致2死2伤。
03
7月20日14时许,黑龙江哈尔滨道里区群力第二大道与景江西路交口一施工工地内,2名男工在进行地下作业时突然昏倒,据调查疑似为地下作业沼气中毒,被救上地面后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为此,应急管理部发布提示信息:
1、高温天气导致火灾、爆炸、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风险加大,企业注意排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发生。
2、受限空间作业要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报警,严禁盲目施救。救援人员注意做好自身防护,科学施救。
3、在污水池、发酵池、腌菜池、窨井、地沟等有限空间场所作业易发生硫化氢中毒,注意采取防护措施。
防止中毒窒息有效措施
1
对从事有毒作业、有窒息危险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其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2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对作业环境的氧含量、可燃气体含量、有毒气体含量进行分析。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不得大于10mg/m3),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至少每隔4小时复测1次,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3
在有毒场所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必须有人监护。进入高风险区域巡检、排凝、仪表调校、采样、清罐等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携带便携式报警仪,2人同行,1人作业1人监护。
4
进入缺氧或有毒气体设备内作业时,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工作,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对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加盲板隔离,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处应挂标识牌。
5
要充分认识到氮气等单纯窒息性气体的危害。氮气无色、无味、无毒、不可燃,作为一种惰性气体被广泛应用于系统吹扫置换,防止可燃油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发生事故。但是氮气“无毒”并不是“无害”。过量的氮气会剥夺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导致窒息,甚至在几秒内就可以导致人员死亡。据有关数据,当氧含量降低到4%~6%(V/V)时,人在40秒之内就会昏迷、抽搐、呼吸停止而导致死亡。氮气是一种“隐形杀手”,可以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致人死地,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氮气的危害。
6
在有毒或有窒息危险的岗位,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救生设施等,作业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受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等),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7
对有毒、有害场所的有毒介质浓度,要定期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为保证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内充氧气。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轮换作业或休息。
8
对各类有毒物品和防毒器具必须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涉及和检测毒害物质的设备、仪器要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9
健全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长期达不到规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应停止作业。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或曾发生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隐患点进行整改或监控。
来源:班组安全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筑安
声明
1.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