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上海市初中化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正式发布。根据《评价指南》,年的化学中考笔试部分最重要的两个变化是:题型和分值。
具体来说,题型增加了不定项选择题,共3题总计6分。笔试部分的分值由原来的60分调整为50分。虽然分值少了10分,但是因为有不定项选择题,所以要拿满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般而言,上海各区的初三“一模”考试会在元旦前后举行,根据以往的规律,各区的化学“一模”考试也应该会采用当届中考的题型、题量与分值。
但不同于中考的是,化学“一模”的考查范围通常为九年级上册教材的全部内容。关于不定项选择题,我们后续会做一次专题的分享,今天先和大家聊聊“一模”的重要考点之一——碳及其氧化物。
碳及其氧化物是初中化学物质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许多反应都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这一学习内容出现在九年级上册教材的第四章,是“一模”前学习的重点知识,有关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实验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
01
单质碳化学性质的问题
02
01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处于室女座)时。
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问题
03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室制二氧化反应原理等的综合问题
以上例题及答案、解析均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上海新中考·综合测试·化学》
总结
1.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比较零散,但不难发现它们都和二氧化碳有关。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以二氧化碳为中心掌握碳的相关知识,可将反应分成以下三类:一类是在点燃条件下,碳或含碳的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类是根据碳或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它们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还有一类是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的性质。
2.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块状碳酸钙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块状碳酸钙或大理石取自于山石,易得且价格低廉,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比较纯净。不使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是因为这些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收集时不便操作。不使用稀硫酸跟大理石反应,是因为硫酸跟碳酸钙反应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沉积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不使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制得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
试试看,你能不能写出如下碳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图中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审读编辑:应向阳
内容排版:吴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