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一.细胞解剖
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构成,
细胞核: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质(染色体里面有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信使mRNA转运tRNA核糖体rRNA})
细胞质:细胞器(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基质+内含物
内质网: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高尔基体:加工输送白蛋白
线粒体: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产生二氧化碳和水ATP提供能量
溶酶体:溶解分解异物
二.糖的分解代谢
无氧酵解:第一阶段(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1-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2-磷酸甘油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乳酸脱氢酶乳酸)
有氧氧化:第一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中经糖酵解分解成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乙酰辅酶A)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合酶柠檬酸顺乌头酸酶异柠檬酸异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琥珀酰辅酶a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琥珀酸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苹果酸苹果酸脱氢酶草酰乙酸})
磷酸戊糖途径
三.体液与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细胞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细胞外液(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为维持动态平衡人体功能调节:
1.神经调节:机制:反射弧{条件反射: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非条件反射:吃睡膝腱反射}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应
特点:快,准,
2.体液调节:
特点:慢,持续,不准确
3.自身调节
反馈
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信息使控制部分活动增强。(排尿排便排卵血液凝固分娩动作电位Na内流胰酶被激活)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信息使控制部分活动减弱(血压体温血糖水平甲状腺激素)
四.物质的跨膜转运
1单纯扩散:高浓度转向低浓度,顺浓度扩散,不耗能,不需要膜蛋白,不饱和,脂溶性高分子小的物质才能通过,如氧气、二氧化碳、乙醇、水、尿素、氨气、类固醇
易化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顺浓度扩散,不耗能,需要膜蛋白,特异性强,竞争性饱和性
通道转运:na、k、cl离子经通道蛋白转运,速度快,通道的开放与关闭受电压、化学物质(ACh)、机械性因素影响
载体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经载体蛋白转运,速度慢
主动转运:逆浓度跨膜转运,消耗能量,需要膜蛋白
原发性:逆浓度转运,直接耗能,需要膜蛋白,Na-K-ATP酶[na向胞外流、k向胞内流]、质子泵
继发性:间接耗能,需要膜蛋白,转运葡萄糖和氨基酸
出胞:
神经肌肉接头:接触前膜是神经末梢膨大的突起,里面有乙酰胆碱,兴奋传递使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ca离子通道开放,使接触前膜向前移动、接头前膜破裂,以出胞的方式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触间隙,与接触后膜N2型胆碱能受体结合,引起接触后膜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但ach会被接触后膜上的胆碱酯酶分解成胆碱和乙酸。有机磷酸酯能与胆碱酯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所以ach不能分解,当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时,会使骨骼肌持续兴奋,引起肌肉震颤。
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
入胞:大分子物质死亡、细胞碎片进入巨噬细胞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