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亚洲液化石油气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2、罐装液化气黑摊点缘何屡禁不止
3、火锅城营业区液化气数量过多兴安消防责令整改
4、南京高淳区集中开展液化气钢瓶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分析:亚洲液化石油气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8月18日新加坡报道来自美国LPG货物的稳定流入、伊朗咄咄逼人的让LPG货物具有竞争力价格的举措、中国因经济不景气低于预期的LPG需求增长以及日本LPG库存徘徊在多年来高点是导致亚洲LPG市场供应远远超过需求的主要原因,而这个供过于求的局面是最近几年里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全球著名能源咨询公司EnergyAspects的全球石油产品分析师安德鲁埃克林在本月发表的一份题为“英雄到狗熊”的研究报告中说,对一个在结构上LPG短缺并经历全球最强劲需求增长的地区来说,亚洲目前LPG供应泛滥。
美国得到超大型液化气船运费跌至多年低点帮助的大量LPG出口已促使天然气运输公司把LPG大量投入位于新加坡海上的浮式储存设施中。EnergyAspects在报告中说,至少有7艘超大型液化气船在新加坡海上已停泊数周。
这种不稳定供应状况大幅拉低了LPG价格。冷藏丙烷的价格(CFR日本)7月29日首次跌至创纪录低的每吨.5美元,这是普氏能源资讯年10月开始发布这个评估以来的最低水平。
罐装液化气黑摊点缘何屡禁不止
尽管管道天然气现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在不少地区,瓶装液化气仍被广泛使用,一些没有任何资质的罐装液化气充气黑摊点更是屡禁不止。
层层乱象背后更需反思与警示:老百姓为何放着正规加气站不去,而偏爱于黑摊点?黑摊点又缘何能够公开执业?违规煤气罐为何能够“招摇过市”?
8月初,成都市锦江区安监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准备查处辖区内一家无资质的罐装液化气充气黑摊点。可当执法人员赶至现场时却已“人去楼空”,原本摆放在店铺里的液化气瓶也不知所踪。执法人员称“过检验期或已报废的气瓶在使用的主要原因是黑摊点提供了货源”,他们将继续跟踪此类案件,一旦发现销售违规气瓶,将通过公安机关对店主进行拘留。
黑摊点屡禁不止,报废气瓶“招摇过市”,百姓又对使用未年检的气瓶不以为然……成都一燃气安全巡查队工作人员称“类似的情况并非个案”。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尽管管道天然气正在走进千家万户,但在农村或是一些没有安装管道燃气的小区,抑或是小型火锅店、流动烧烤小吃摊,瓶装液化气仍被广泛使用,而上述乱象的普遍存在正如一枚“隐形炸弹”,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事故频发隐患堪忧
记者了解到,一瓶煤气罐需要经过充气站充气、车辆运送、运气到户、空瓶回收等多个流通环节。根据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负责气瓶的维护、保养和颜色标志的涂敷工作,同时负责气瓶送检工作,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送交地(市)级或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指定的气瓶检验机构报废销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上述环节却普遍“失守”。
一份来自“燃气爆炸-燃气安全志愿者社群”的不完全数据统计,仅年,便发生燃气爆炸事故余起,其中煤气罐爆炸事故88起,死伤共计人。尤为触目惊心的事故发生在年10月的安徽芜湖,一私人小餐馆因煤气罐爆炸引发大火,最终致17人遇难,绝大多数为附近学生。而公开资料显示,仅在本月就有新疆伊犁、内蒙古包头等地住宅、餐馆因煤气使用不当或煤气泄漏等原因引发爆炸,致人员受伤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有业内人士指出,全国各地液化气罐事故频频见报端,根本原因在于液化气罐的生产使用需要较高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而行业经营生态却相对混乱。由于黑私营点屡禁不止,过期瓶、改造瓶,甚至超期未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气瓶在市场流通后,极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火灾甚至是爆炸事故,酿成人祸。
不规范使用居民却不以为然
更大的隐患来自于居民对于违规煤气罐使用的不以为然。
近日,记者在成都市多个区域走访发现,不少小吃门店或火锅串串店外,都在使用煤气作为加热设备。记者曾在一家火锅店的门外看到,露天摆放的十多个方桌下都配备小气瓶,而绝大多数气瓶均已锈迹斑斑,气瓶上检验牌字迹已看不清。有巡查人员称,其中很多不符合规范,要么已经过了检验期,要么为报废气瓶。
经了解发现,上述不合规气罐均来自锦江区一家配送站,据该市安监部门工作人员称,此配送点既无备案也无资质,此前该区街道办安全部门已对其下发整改通知,并要求将气瓶搬离店铺。不料未过几天,配送点再次正常营业,锦江区安监局获悉情况前往查处,却发现老板不知去向,原本摆放在店里的液化气瓶也消失了。
事实上,执法部门与“黑摊点”的猫鼠游戏已进行多年,之所以屡禁不止,百姓的“纵容”成为有力助攻。在成都青羊区的某个街头,蹬三轮车卖成都小吃的商家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记者看到他们的三轮车两侧均挂有一罐5公斤左右的煤气罐,煤气罐外表十分陈旧,看不清有任何数字标识。
“生锈没关系,只要瓶子没烂就可以放心用。”一位骑三轮车售卖成都小吃的商家告诉记者,他们八九年中始终在一家私人配送站加气,因为生意忙有时也顾不上年检,是不是该淘汰自己也不太清楚。当记者谈到不合格气罐容易发生爆炸事故时,另外几名商家凑上来齐声道,“一般没啥子问题,现在加气都到私人那加,平时自己注意点就行”。
按照小吃商家提供的联络方式,记者拨通了这家煤气配送站的电话。自称“范姐”的老板告诉记者,她们家的煤气罐5公斤左右35元、14公斤左右80元,押金即可送罐上门。关于年检问题,“范姐”称“你要觉得该检了,我们就送出去检”,但当记者问及其店面位置及店名时,“范姐”则回避问题说,“我家干了十多年了,质量有保证,要信不过就算了”。
监管乏力致行业市场处境尴尬
百姓为何放着正规加气站不去,而偏爱于“黑摊点”?
成都市龙泉驿一位加气站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加气站15公斤煤气罐在元左右,而每检测一个气罐则需花费35元到60元不等,如果收到报废气瓶,检测价格则在80元左右,且不会给不合格气罐加气。“当然哪里便宜去哪家,如果气罐表面看没啥问题,也觉得没必要花检测费。”一家餐馆老板称,在未使用天然气前,他曾常年在私人配送点加气,便宜又方便,“再说往往也搞不清楚哪家是正规,哪家是黑摊点”。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对于煤气罐的使用心存侥幸,重视经济账而忽略安全隐患,一方面缘于消费者在对于自身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公共安全问题上的短视,另一方面也要反思为何黑摊点能够公开执业、违规煤气罐能够“招摇过市”。
究其原因,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乏力不容回避。
近日,有媒体追踪到成都市远郊一家违规加气的燃气站,并获悉当地政府部门已于今年1月、4月两次发出关于该燃气站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其中涉及无危化品运输资质、车辆没有危险品运输标志等诸多问题。但尽管如此,当地镇政府仍表示政府只能履行宏观层面的监管责任和职责,具体涉及到气瓶安全问题应由质监局和运政部门负责。据悉,目前该燃气站并未停止运营。
“多部门管理,充装、运输、经营利益链的跨区域性等特点让实际监管成效甚微。”有关人士指出,有力的监管体现在防患于未然,绝非事故发生后的查处与问责。而在加强整顿管理的同时,如何规范液化气经营也是职能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必须把正规的液化气供应站做强做大,形成良性的竞争和行业服务规范,才能根治种种乱象”。(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08-31)
火锅城营业区液化气数量过多兴安消防责令整改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素质,增强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8月30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消防大队监督人员对辖区大帅火锅城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首先大队监督人员根据目前的火灾安全形势,以近期发生的重大火灾为警示,提醒单位负责人务必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坚决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然后重点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消防设施、器材是否保持完好有效,配置是否符合标准;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保持畅通;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有效等方面进行了检查。
检查发现,该火锅城营业区域使用液化气数量过多,监督人员在下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后指出:要加大自查自纠的力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扎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做到隐患不过夜,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来源:内蒙古兴安盟消防支队
作者:王振华
责任编辑:彭瑶发布时间:-08-31)
南京高淳区集中开展液化气钢瓶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为严格依法管理瓶装液化气生产经营行为,确保瓶装液化气市场安全可控、管理规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接到市安委办通知后,区安委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立即成立了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安监局、市场监管局、城建局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员为相关单位职能科室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监督科。各镇、街道、开发区和相关部门依据方案内容结合各属地实际,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及时进行动员部署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装和使用超期未检验钢瓶已成为影响安全的一大潜在风险。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充分认识到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人员、加强督查,切实履行燃气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各级政府属地监管责任,进一步深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工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及时通报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形成执法合力。
区安委办:负责专项治理工作的综合监督,对经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确定、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安全隐患且短期内无法完成整改的企业,将予以挂牌督办,并协调相关部门依法责令其立即整改或停产停业。
区城建局:督促燃气经营企业开展安全检查,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以条形码、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