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受冬季低温影响,寒潮、霜冻等极端天气易多发,元旦和春节期间群众出行、聚集性活动增多,人流、物流、车流密度增大,安全生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大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1月份安全风险预警提示,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以下风险:
建筑施工领域。我市地铁、公路、桥梁隧道等多项重点工程项目正在建设期间,在深基坑和建筑沟槽开挖、设备安装过程中,发生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概率加大。要贯彻落实《大型综合体内部装修、改造工程安全管理十条规定(试行)》相关要求,加强对施工作业期间动火、用电等作业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强化施工人员(含临时用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严防各类建筑事故发生。
危险化学品领域。天气寒冷,危化生产装置仪表仪器、泵阀、切水、导淋设施及管道等由于保温措施不当,检查不到位,易发生原料及产品凝固堵塞或破裂造成泄漏;冬季生产作业场所门窗关闭通风不良,泄漏的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产生聚积,发生爆炸、火灾和群体中毒事故的风险加大。要落实冬季危险化学品安全“十项严防”措施,强化值班值守和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杜绝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工矿商贸领域。每到岁末年初,各修造船及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为赶工期,易出现“抢进度”的现象,加之外协队伍使用的劳务工人员安全素质偏低,发生钢构件倒塌、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密闭舱室中毒窒息事故机率增大。要严格落实双重预防机制,杜绝为赶工期忽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发生,强化动火、临时用电、有限空间、吊装等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临时用工)安全常识、应急常识及安全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避险能力,防止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道路交通领域。春运期间是交通运输的繁忙季节,加之冬春季节雨雪天气增多,路面结冰、打滑,车辆难以掌控,发生道路交通肇事概率加大。要严把运输资质审查关,禁止车辆带病上路运行、司机疲劳驾驶、客车超载、货车非法载客,加强事故多发路段、雨雪天道路交通疏导和管控,避免发生有影响的恶性道路交通事故。 特种设备领域。节日期间,公众聚集场所将出现客流高峰,电梯、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进入高频率使用期,特种设备生产、充装、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存在严峻考验。要加大对商场、车站、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和执法检查,重点对设备定期检验、日常维护保养、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企业应急救援演练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存储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单位的特种设备为重点,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等高危介质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及承压蒸汽锅炉开展全面检查。加强气瓶充装单位的安全检查工作,对“非法违法”行为要“零容忍”,坚决严厉打击和惩处。
城镇燃气领域。冬季城镇燃气管道易发生破裂泄漏,各区市县政府、要深刻吸取我市“1·25”、“9·10”燃气爆炸事故教训,持续加强对燃气经营、餐饮等公共场所、老旧小区、燃气工程等安全风险隐患的整治力度,加大对燃气管道、装置的日常监管和检查维护,严厉查处城镇燃气工程建设和经营、运输、使用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以强有力的监管执法,杜绝燃气事故发生。
火灾预防领域。冬季因取暖供热和风干物燥是火灾事故频发期,特别是老式民宅、商贸市场、宾馆酒店和大型娱乐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因电气设备及线路老化、用火不慎和建设工程内外墙体施工和装饰,因违规动火等极易引起火灾。要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防火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坚决查封生产车间、仓库、宿舍混合在一起的“三合一厂房”;依法查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避免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森林防火领域。春节期间,祭祖、上坟烧纸、点烛、焚香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等危险行为增加,森林火险形势严峻。要加大森林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全面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严禁一切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密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