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谨防室内一氧化碳中毒,99的人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16-11-19 17:27:53   点击数:
  

一氧化碳中毒多发于春冬季、冬季以及秋冬季节,尤以北方地区多见。作为一种隐形的“杀手”,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察觉,很难发现,因而一氧化碳中毒在有害气体中毒中发病率最高,由其所致的严重缺氧,极易使人死亡。

医院高压氧科主任李英建议: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掌握起码的医学科普知识,有效防范一氧化碳的“偷袭”。

哪些情况容易引起中毒?

燃煤炉、烧火炕:每年的3月、11月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高峰。李英介绍,这个时间段的气候特点是风力小、气压低、空气潮湿、流动性差,易使煤炉、火炕的烟气排不出去或不通畅,甚至引发“倒烟”现象。

使用液化气罐:李英说,因生产工艺不同,液化气的成分不定,一般一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如果液化气罐的管道泄漏,就会使人中毒。

使用天然气:天然气一氧化碳含量微乎其微,本身几乎不会引起中毒。李英分析指出,使用天然气之所以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多数情况是因为长时间炖煮食物导致的。炖肉、煮苞米、蒸馒头、蒸包子,用火时间长。天然气燃烧值大,需氧量大,很快室内氧气耗尽;室内缺氧,燃气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由此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惨剧。

吃炭火锅:东北人冬天尤其喜欢吃炭火锅,很多人因为天寒地冻愿意聚在家里吃。李英评价说,这样的餐饮方式很不好,因为大多数人的家里缺乏专业的排风设备,炭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室内,积聚到一定浓度就会酿成可怕的后果。

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所产生的废气中含有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其废气的排放是否得当,十分关键。李英介绍,曾有一家理发店直接将燃气热水器的废气排到了通风管道里,结果使楼上多家住户中毒入院。

吸烟:一支普通香烟能释放30~40毫克的一氧化碳。长期吸烟、吸二手烟均是一个一氧化碳的慢性接触行为。李英指出,长期吸烟的人血中红细胞含量增加,与长期缺氧患者的表现相似。

走出一氧化碳中毒认识误区

没有闻到烟味就不会中毒:李英指出,持有这样想法的人大多数不知道,一氧化碳是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往往室内一氧化碳含量很高,人们还未能察觉,就已被毒气熏倒了。

喝酸菜水可以解毒:一氧化碳的主要中毒机制是人体缺氧,而吸氧及纠正缺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李英纠正说,北方民间相传的喝酸菜水解毒的偏方是毫无科学道理的。

病人清醒就平安无事了: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在呼吸新鲜空气或在吸氧后,症状都能得到很好地改善,这时医院了,这样是错误的。李英解释说,临床上,有一部分一氧化碳中毒者会发生“迟发性脑病”,即在治疗后意识清醒、症状好转数天或数周的“假愈期”后,病人再次出现以痴呆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需要接受及时、足够疗程的治疗,以及密切的临床观察,以防迟发性脑病的二次打击。

如何预防包括一氧化碳在内的室内空气污染?

李英告诫,人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煤炉烟道的通畅;在使用燃煤、燃气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经常查看排风设备工作是否正常;燃气管道须定期检查,要及时捕捉漏气的蛛丝马迹;确保燃气的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安全。

如果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要立即打开门窗,将中毒者迅速转移至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有条医院吸氧,高压氧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首选疗法,也是最为有效的。

近年来,随着各个城市雾霾的不断加重,空气污染成了人们的心头大患,很多人根本不敢开窗,而在室内,也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还有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也会对我们的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内室外空气的流通交换。防霾换气纱窗是一款兼具防霾和换气功能的纱窗,充分满足家、办公室等各种场所气体交换、排放有害空气的需求,营造更加健康的居家办公环境。

专业的空气与水净化资讯互动平台

引导健康生活新理念

长按识别







































?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yhhl/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