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场又一场的降雪,标志着冬天真的来临了。在这个季节里,不少小家开始使用煤炭取暖,大家都不自觉地紧闭着门窗,以隔绝外面寒冷的空气。但与此同时催生出另一个可怕的隐形“杀手”——一氧化碳。一起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为我们敲响了预防煤气中毒的警钟。
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煤气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85%和人体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COHb),这是使人体中毒的物质,主要是使组织缺氧,器官代谢紊乱,甚至坏死。因此,冬季一定要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常见于煤火取暖、煤气罐以及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等情况。当炉盖不严、烟道堵塞、相邻烟道串烟以及气温骤暖气压低、排烟不畅,并且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时易发生中毒。
如何识别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轻重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患者的健康情况有关。
中毒早期的表现为:患者有剧烈的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患者原来有冠心病的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如果这个阶段发现,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
若继续在中毒的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除了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
若再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即使幸存,也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还有一种情况是迟发性脑疝,重度中毒病人抢救清醒后,经过约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迟发性神经系统的疾病。一氧化碳中毒是有潜伏时间的。
如何进行现场中毒抢救
如果发现家人或周围的朋友有一氧化碳接触的情况,如在生有煤炉、煤气、密闭的房屋内用天然气热水器洗澡,浴室关闭过严;且同时出现下述的早期表现:头痛、头晕、恶心、心悸、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等,就可以肯定是一氧化碳中毒。
这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数小时后即可缓解。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可判定是中度一氧化碳中毒。
这时候应该立即打开门窗,迅速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裤带,针刺或以指掐人中刺激其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医院。
倘若发现患者有呼吸停止、昏迷休克症状,应迅速将病人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先清除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有假牙者应将假牙摘下。解开领扣,放松腰带,去掉枕头,让病人仰卧,进行人工呼吸。在急救的时候,让其他人拨打,等待医护人员的救助。在救护的同时应给病人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
不管一氧化碳中毒到哪个程度,急救的重点都是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缺氧状态缓解后,轻度中毒的患者很快会恢复,重度中毒者需要进行氧疗,进一步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出院后还要至少坚持复诊两个月,要是发现任何异常的情况则要马上神经外科检查。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看到这里,相信读者都知道,一氧化碳中毒后,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和救治,很快会出现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为避免一氧化碳中毒,还是主要以预防为主,掌握一氧化碳中毒不同程度的表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家庭生活中煤碳要烧尽,不要闷盖,煤炉要安装烟筒。尤其在冬季阴天或雨雪天气,煤湿燃烧不完全,加上室外气压低,室内的一氧化碳不易排出。因此在家中一定要采取防范措施,以免发现意外。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洗浴时间切勿过长。
?使用管道煤气时,要定时检查,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中防止火焰被扑灭,致使煤气溢出。
煤气中毒的认识误区
1.让煤气中毒患者冻一下就会醒。寒冷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因此,发现煤气中毒后,首先要开窗通风,将患者搬离事故区,并且一定要注意做好患者的保暖,并迅速向“”呼救。
2.有恶臭渣子味就是煤气。一些劣质煤炭,燃烧时会有股恶臭味,也会引起头疼头晕。煤气是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有些人认为:屋子里只要没有恶臭渣子味,就不会煤气中毒,这是完全错误的。
3.在炉边放盆清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炉边放盆清水不会减少室内的有毒气体。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烟囱要保持排气顺畅且不倒风。
4.煤气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煤气中毒患者,医院的治疗后,方可出院,如果治疗不彻底,就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或后遗症,例如迟发性脑病、神经衰弱等,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终生残疾。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重度中毒患者,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
如何辨别煤气中毒
1.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到头痛、头晕、眼花、浑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或消失。2.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此时如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般治疗1至2天即可痊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中毒者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40摄氏度高热。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存活,往往也会留下严重后遗症。
来源
科普中国
编辑
孙京京
执行主任
徐怀霞
副总编辑
王泉安
审核
何其标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