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酸:HCl H2CO3 H2SO4
B.氧化物:Al2O3 O3 Fe3O4
C.氮肥:KCl NH4Cl CO(NH2)2
D.单质:Fe H2O H2
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合金、塑料、合成纤维均属于合成材料
B.洁净的空气、牛奶、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
C.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D.氧化铜、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
3.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
有毒物质
B
煤、酒精、天然气
化石燃料
C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D
钢、不锈钢、玻璃钢
复合材料
4.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B.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化合物
C.蛋白质、油脂、无机盐都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D.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5.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红磷 B.干冰 C.氯酸钾 D.食盐水
6.物质或概念之间常呈现以下三种关系。下表中有关关系的建构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AB之间关系
A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交叉关系
B
无色酚酞
紫色石蕊
包含关系
C
有机物
化合物
并列关系
D
电子
中子
包含关系
类型2 推理法
推理法主要以科学原理或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和推理。解题时通常利用前面的事实为依据,判断后面的推理和结论的正误,特别要注意结论中的“一定”字眼。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9.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0.下列事实能证明观点的是( )
选项
事实
观点
A
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可燃物燃烧生成CO2和H2O
可燃物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H元素
C
酸的溶液都显酸性
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
D
氢氧化钠溶液稀释后pH减小,硫酸溶液稀释后pH增大
溶液稀释后pH都会发生变化
类型3 归纳法
11.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12.下列总结归纳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pH值:
C.相对分子质量:
D.气体的密度:
13.下列是某同学总结的一些化学规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都由溶剂和溶质组成,因此溶液都是混合物
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其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排在氢后的铜、汞等金属都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14.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社会发展
B.化学与健康
①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②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
①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
②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③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
②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源
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
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能
②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③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
类型4 对比法
对比法通常以某种事实个体为前提,通过与其他个体的对比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一般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解题。
15.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石墨和活性炭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均属于物理变化
C.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D.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
16.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思想的是( )
17.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一:区分硬水和软水。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实验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的粒子。
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为了探究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小艳同学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粒子,选择了一种试剂作对比,确定了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的粒子,用作对比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类型5 化学建模法
18.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19.下列图型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拓展类型
20.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甲醛危害人体健康但可保存动物标本
B.一氧化碳有毒但可灭火
C.浓硫酸有腐蚀性但可作干燥剂
D.农药有毒但能保护农作物
21.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分类法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归纳法
根据稀盐酸、稀硫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
D
类比法
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22.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化观:碳酸钙与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微粒观: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的
C.组成观:酸和碱组成上都含有氢元素
D.守恒观: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得到mL酒精溶液
参考答案
化而生万物,学以致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