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我州发生一起炭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致2人死亡。
为啥烤火,烤着烤着人就不行了?
原来——
这是因为门窗被关闭空气不流通,室内空气氧含量减少导致一氧化碳排放量逐渐提高,最终导致室内二人一氧化碳中毒而亡。
入冬以来
一氧化炭中毒事故高发
在此,警察蜀黍
特别提醒大家
在使用煤气、天燃气热水器时
采取烧煤、烧碳、烧柴的方式取暖时
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启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觉
一定要注意通风!
一定要注意通风!!
一定要注意通风!!!
一氧化碳,一种隐形杀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气体,俗称“煤气”,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一氧化碳没有特殊气味,人们可在不知不觉中吸入一氧化碳,发生中毒。尤其危险的是,常常在中毒以后还不知道罪魁祸首就是一氧化碳。
常见一氧化碳中毒原因
生活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自煤炉和煤气、天燃气,当使用煤炉取暖、做饭和使用煤气、天燃气热水器时,由于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如果通风不良,一氧化碳蓄积,极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烟囱堵塞,废气回流
烟囱风口安装不合理,倒风回流
烟囱密封不紧或破损,废气泄漏
汽车尾气
烧炭、烧柴、烧煤取暖
煤气管道泄漏
煤气阀门未关闭或未关紧
使用天燃气、煤气洗澡、取暖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
煤气、天燃气设施未按规定安装或安装不合理
当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特别是在冬春交替的夜间和早晨,极易出现烟囱和燃气热水器的废气排放不畅甚至倒灌现象,导致室内一氧化碳浓度骤增,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悲剧。
一氧化碳中毒表现
一氧化碳中毒早期表现为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等,严重中毒者可昏迷、死亡。
不少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凡是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完全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因此也能引起煤气中毒。误区二:
认为有臭味就是一氧化碳。一些劣质煤炭燃烧时有股臭味,会引起头疼头晕。而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有些人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儿就不会一氧化碳中毒,这是完全错误的。
误区三:
以为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科学证实,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烟囱要保持排烟通畅。
误区四:
室内没有煤烟不会引起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室内没有煤烟,不等于没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误区五:
装上排风扇就不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许多人家中使用的是旧排风扇,或者排风扇过小、安装高度不够。那么,煤气排出不畅,也会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现场抢救方法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进行救助:
打开门窗,通风。
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解开患者的衣领及腰带,保持呼吸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尽可能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若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切断毒气来源。
注意!进入室内抢救时严禁携带明火,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所产生的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自救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处。取平卧位松解衣服,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迅速纠正缺氧。轻中度中毒患者可采用面罩或鼻导管高流量吸氧,严重医院采用高压氧治疗;
●医院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
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多是由于防范不力和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提高警惕、预防为主十分重要。预防的具体办法是:
燃气热水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应放置于寝室、密闭浴室内等通风不良处。正确地使用煤气和保养燃气热水器,随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若产生红色火焰,则表示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较多;若产生蓝色火焰,则燃烧较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较少。自动点火的煤气灶具,连续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放散后再点火。使用煤气具前,闻闻有无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如果怀疑漏气,进行进一步检查。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或受到虫咬。居室内的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合理,通风良好。吃火锅用木炭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
使用炭火盆取暖时不要关紧门窗。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煤气报警器。特别提示
最后,下面这张图
希望每个恩施人都能保存
随时提醒自己和家人注意
入冬以来,群众烤火取暖等日常生活增加了用火频率,因疏于管理和麻痹大意,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甚至酿成悲剧,令人痛心。
(综合恩施发布等综合信息)
全州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举报电话全在这
公安部部署严打枪爆违法犯罪行为
“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
州委州政府部署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公安部部署严打赌博专项斗争
恩施公安:年精彩纷呈,年我们再出发!
冰冻天气来袭,请给恩施公安打Call
恩施公安首推“腊肉神器”
恩施州年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解析
雨雪中,恩施公安上路”发红包“
公安部:严肃追究袭警、辱警人员法律责任
有家就有家风——央视纪录片《家风》
审核:万方祥
责任编辑:张东平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