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和业务的发展,数据库中的数据量增长是不可控的,库和表中的数据会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是更高的磁盘、IO、系统开销,甚至性能上的瓶颈,而一台服务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对数据库和表进行拆分,从而更好的提供数据服务。
当用户表达到千万级别,在做很多操作的时候都会很吃力,所以当数据增长到万以上就需要分库分表来缓解单库(表)的压力。
二、什么是分库分表简单来说,就是指通过某种特定的条件,将我们存放在同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存放到多个数据库(主机)上面,以达到分散单台设备负载的效果。
数据的切分(Sharding)根据其切分规则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种切分模式。一种是按照不同的表(或者Schema)来切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主机)之上,这种切可以称之为数据的垂直(纵向)切分;另外一种则是根据表中的数据的逻辑关系,将同一个表中的数据按照某种条件拆分到多台数据库(主机)上面,这种切分称之为数据的水平(横向)切分。
垂直切分的最大特点就是规则简单,实施也更为方便,尤其适合各业务之间的耦合度非常低,相互影响很小,业务逻辑非常清晰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可以很容易做到将不同业务模块所使用的表分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根据不同的表来进行拆分,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也更小,拆分规则也会比较简单清晰。
水平切分于垂直切分相比,相对来说稍微复杂一些。因为要将同一个表中的不同数据拆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对于应用程序来说,拆分规则本身就较根据表名来拆分更为复杂,后期的数据维护也会更为复杂一些。
三、垂直切分个数据库由很多表的构成,每个表对应着不同的业务,垂直切分是指按照业务将表进行分类,分布到不同的数据库上面,这样也就将数据或者说压力分担到不同的库上面,如下图:
系统被切分成了,用户,订单交易,支付几个模块。一个架构设计较好的应用系统,其总体功能肯定是由很多个功能模块所组成的,而每一个功能模块所需要的数据对应到数据库中就是一个或者多个表。而在架构设计中,各个功能模块相互之间的交互点越统一越少,系统的耦合度就越低,系统各个模块的维护性以及扩展性也就越好。这样的系统,实现数据的垂直切分也就越容易。
但是往往系统之有些表难以做到完全的独立,存在这扩库join的情况,对于这类的表,就需要去做平衡,是数据库让步业务,共用一个数据源,还是分成多个库,业务之间通过接口来做调用。在系统初期,数据量比较少,或者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会选择共用数据源,但是当数据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负载很大的情况,就需要必须去做分割。
一般来讲业务存在着复杂join的场景是难以切分的,往往业务独立的易于切分。如何切分,切分到何种程度是考验技术架构的一个难题。下面来分析下垂直切分的优缺点:
优点:
拆分后业务清晰,拆分规则明确;
系统之间整合或扩展容易;
数据维护简单。
缺点:
部分业务表无法join,只能通过接口方式解决,提高了系统复杂度;
受每种业务不同的限制存在单库性能瓶颈,不易数据扩展跟性能提高;
事务处理复杂。
由于垂直切分是按照业务的分类将表分散到不同的库,所以有些业务表会过于庞大,存在单库读写与存储瓶颈,所以就需要水平拆分来做解决。
四、水平切分相对于垂直拆分,水平拆分不是将表做分类,而是按照某个字段的某种规则来分散到多个库之中,每个表中包含一部分数据。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数据的水平切分理解为是按照数据行的切分,就是将表中的某些行切分到一个数据库,而另外的某些行又切分到其他的数据库中,如图
搜索公纵号:Marker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