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之前,先上图。
有些朋友应该就能明白我今天要讲的话题了,其实对于养鸡,我是茫然的,各种都要学习,还要懂管理,懂鸡病,懂疫苗,懂销售,风险有时候比较大,一场大病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但只要掌握了,养好了,还是比上班要强的。
总会有朋友加了我 很多疾病能引起肝脏发生病变,对鸡进行病理剖检时,比较肝脏颜色、肿胀和出血程度、坏死灶的大小、形状、颜色及肿瘤的形态,找出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病变,再结合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基本上可初步做出判断。要注意一点,上面说要结合其他器官的变化,综合判断鸡病,而单一的器官是判断不出来或者不准确。
疾病对肝脏造成的损害多种多样,在临床诊断上极易混淆,要进行鉴别诊断。
一.细菌性疾病
1.大肠杆菌病
严重的大肠杆菌感染会造成急性败血症,肝脏、心脏的周围形成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包膜,又称作包心、包肝,包膜肥厚、混浊,肝脏肿大呈棕红色或黑红色。
2.沙门氏菌病
雏鸡患鸡白痢后,尤为明显的是肝脏肿大,覆盖1/2以上的腹腔,表面可见多量点状出血或灰白色灶性坏死点和坏死结节。
青年鸡、产蛋鸡患鸡白痢后,突出的变化是肝脏肿大至正常的数倍,腹腔70%~80%部分被肝脏覆盖,肝的质地极脆,一触即破。
被膜上可见散在或较密集的小红点或小白点.腹腔充满血水或血块,心包膜呈黄色不透明。
各日龄鸡易感鸡伤寒,最急性病例由于病鸡迅速死亡,常见不到明显的病理变化。
而在急性或慢性病例中特征性病变为肝、脾显著肿大,肝脏呈绿褐色或青铜色,俗称“青铜肝”;质脆,被膜下可见针尖大或粟粒大白色或淡黄的坏死灶。
3.鸡霍乱
鸡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别是成年鸡最易发生。
肝脏的病变为特征性:肿胀、质脆、棕色或黄棕色,散布有许多灰白色、针尖大的坏死点。
二.病毒性疾病
1.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会造成全身性出血。
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出血,常见肿大的肝脏上有扇形分布的黄色条纹,质地极脆,一触即碎,似豆腐渣样。
2.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致瘤作用的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2~7月龄为高发期。
心脏、肺脏、腺胃、脾脏、肾脏、卵巢等内脏各器官广泛形成肿瘤灶,特别是肝脏比正常大3~5倍,表面可见灰白色斑驳状肿瘤灶或弥漫性肿瘤结节。
但是法氏囊一般没有肿瘤出现,常表现明显的萎缩。
3.鸡淋巴细胞白血病
鸡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肉瘤病毒群中的白血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性传染病,又称“大肝病”,发病一般在24~40周龄左右。
临床主要表现为患鸡消瘦,腹部膨胀,肝脏肿大常可触及。剖检可见肝异常肿大,可覆盖整个腹腔,主要是肝、肾、脾、形成弥漫性肿瘤病灶,肿瘤表面灰白色且光滑、切面灰白色。
4.鸡包涵体肝炎
鸡包涵体肝炎病是感染包涵体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于春秋两季多发。
病鸡出现贫血与黄疸,感染后3~4天突然出现死亡高峰,经3天后死亡减少或逐渐停止。
典型的病变为肝脏稍肿大、肥厚、褪色,呈淡褐色或黄褐色,严重的就好像煮熟的鸡蛋黄,质地脆弱,中后期表面有密集的小出血点和出血斑,肾脏肿大但不严重。
全身浆膜、皮下、鸡肉等广泛性出血,长骨骨髓呈土黄白色等等。
三.寄生虫病
很多寄生虫能引起肝脏病变,如球虫、蛔虫、弓形虫、住白细胞原虫(白冠病)等。
现主要介绍鸡组织滴虫病,鸡组织滴虫病又叫黑头病或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
病鸡的面部变成蓝紫色或黑色,所以又有“黑头病”之称,病鸡排出似硫磺样浅黄色或浅绿色或灰褐色的稀粪便。
急性病例排出的粪便带血或完全是血液。
剖检本病的主要病变局限在盲肠和肝脏,典型的病例可见盲肠肿大,肠壁肥厚紧实,盲肠黏膜发炎出血,形成溃疡,表面附着干酪样的坏死物质或形成硬的肠芯。
同时肝肿大并出现特征性的坏死灶,肝体积增大,表面形成一种园形或不规则的稍稍凹陷的溃疡灶,溃疡呈淡绿色或淡黄色,边缘稍有隆起。
病灶的大小和多少不一,自针尖、绿豆大至指甲大不等,散在或密布整个肝脏表面,有时可互相连接成大片的溃疡区。
四.营养代谢病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脂肪肝综合征。
脂肪肝综合征多见于产蛋母鸡,为笼养鸡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多发生在产蛋率高的鸡群或产蛋高峰期,多因摄取能量过多。
另外,长期胆碱缺乏,含硫氨基酸(一般指蛋氨酸、赖氨酸等)、维生素B12缺乏,或因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等常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
发病和死亡的鸡大多过度肥胖,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大量脂肪沉积,肝脏肿大,边缘钝园,病初呈黄色油腻状(又称作脂肪浸润)。
随着病情的发展,肝脏有出血点或血肿,质地极脆,易破碎如泥样,病情严重时肝脏破裂出血,在肝脏周围有多量血凝块将肝脏包裹。
五.中毒性疾病
有毒物质(包括药物)绝大部分在肝脏里被处理后变得无毒或低毒。
如果长时间而且大剂量地使用某种药物,会造成对肝脏的损害,肝脏严重肿大、变硬,肝表面呈不均匀黑红色或灰褐色,有时腹腔蓄积大量灰白略带微黄色液体,如磺胺药中毒能引起肝脏肿大,紫红色或黄褐色,有出血斑点和坏死灶。
黄曲霉毒素中毒也较常见。
雏鸡黄曲霉毒素中毒后表现为病雏腹泻,粪便多混有血液,共济失调,呈现角弓反张症状死亡。
成年鸡多为慢性中毒,表现为腹水,腹腔内充满了茶黄色的液体。
肝体积缩小、硬变,呈深黄色,并有多量黄白色的坏死点。
六.肝脏病变的诊断思路
1.寻找特征性病变
综上所述,先根据肝脏病变把常见鸡病分成几个大组,然后再在这一组内的鸡病中进行鉴别,就能很快得出诊断结果。
例如发现病鸡有肝脏坏死,就应在组织滴虫病、鸡霍乱、结核病、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中进行鉴别,结合各自的日龄特点及其他器官病变特点很容易得出诊断结果。
发生组织滴虫病时,肝脏表面形成一种圆形或不规则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此种病灶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边缘稍隆起,这种变化其他疾病见不到;
感染霍乱的鸡肝脏肿大,密布有针尖大的白色坏死灶,这也是其他疾病不具备的病变;
结核病的肝脏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灰白或灰黄色结节,切开后结节内有干酪样物质;
单核细胞增多症肝脏均匀分布着一些直径1毫米的圆形黄色病灶,中心有出血点。
2.发病日龄存在差异
尽管许多疾病都可引起肝脏的病理变化,但是不同日龄的常发病却差别很大,如同样是脂肪变性,发生在7~14日龄,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可能性较大;
发生在21~42日龄则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包涵体肝炎多发于6~7周龄的肉鸡群或17周龄蛋鸡;
若发生在产蛋鸡,则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可能性就大。
同样是肿瘤,发生于10~20周龄时,马立克氏病的可能性就较大,而发生于24~40周龄时,应主要考虑淋巴细胞白血病。
3.发病率、死亡率不同
同样是肝脏肿瘤性疾病,马立克氏病的死亡率较高,一般达到5%~80%,而淋巴细胞白血病却很少超过5%。
4.查找病史资料
中毒性疾病导致的肝脏损害都有接触毒物的病史。
例如:煤气(一氧化碳)中毒有煤火取暖时煤火燃烧不完全的中毒史;
磺胺药饮水剂量过大,连续用药时间长,或饲料投药时搅拌不均,可导致部分鸡食入量加大而发病;
黄曲霉毒素中毒时有饲喂发霉饲料的病史。
而热应激引起肝脏包膜下出血,一般发生于鸡舍气温过高的夏季。
与我沟通,加我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