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疾病的外在表现,是疾病症状,不是疾病本身。退热不是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只是缓解发热症状。
发热怎么办
1.发热不能“捂”汗。
2.测量体温最好在宝宝安静的时候,吃饭、喝奶、哭闹、出汗、室温高、穿盖太厚都会影响体温读数。
3.每隔一段时间就测一下体温,记下宝宝体温变化,方便就诊。
4.如果宝宝体温低于38摄氏度,可以只用物理降温。
引发发热的疾病
引起婴幼儿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疾病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如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急性肠胃炎、秋季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幼儿急疹、风疹、水痘、猩红热等出诊性疾病。
常见发热疾病鉴别表普通感冒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流涕、喷嚏、咳嗽、发热
有的无发热,有的发热是唯一症状
多喂水,多休息,吃清淡饮食,暂时停止肉类食物
主要是缓解感冒症状。退热药可起效,但是体温会再次上升。
流行性感冒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体温常在38.5摄氏度以上
全身症状重,宝宝精神多比较差,嗜睡或烦躁不安
降温止咳
24小时内就医,病情加重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立刻就医
急性肠胃炎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溢乳加重或呕吐、腹泻、发热
有的无发热,高热要警惕细菌性痢疾
呕吐严重暂时停食,但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益生菌、蒙脱石、口服补液盐,细菌感染性腹泻抗菌素
中耳炎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多为高热,伴有哭闹、抓耳朵或用手拍头,或在夜间尖叫惊醒
耳膜穿孔发热和哭闹减轻
观察耳部,及时发现是否有脓性液体流出
24小时内就医,静脉输入抗菌素
急性扁桃体炎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持续高热。同时常伴有寒战,面色发白或满脸通红,伴有咽喉疼痛,或拒绝进食固体食物
退热药不能使体温下降,或不能使体温降到正常水平
降温处理和缓解咽喉肿痛的处理
24小时内就医,若选择了有效的抗生素,体温会24小时左右降回正常
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咳嗽、喘息、呼吸异常粗重
可无发热或中度发热
保持室内湿度55%,拍背排痰,多喝水,暂时停止吃鱼虾
支气管哮喘需立即就医,合并细菌感染需要抗菌素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喘憋、咳嗽
可无发热或中度发热
保持室内湿度,雾化吸入后拍背排痰
立即就医,喘憋明显需要住院治疗
肺炎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咳嗽、气喘、精神不振、呕吐、呼吸异常急促、食欲下降
可无发热或中度发热
给宝宝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立即就医,需要住院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发热伴有颈项僵硬、头痛、异常嗜睡、烦躁易怒
宝宝看上去不大好
降温
立即紧急就医
流行性腮膜炎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下颌或两侧耳朵肿胀
拒食拒饮
降温,流质饮食
24小时内就医
尿道感染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发热伴有尿频、尿痛
宝宝排尿时哭闹
多饮水
24小时内就医
风疹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发热、出诊,多为中度发烧,体温在38.5度以下
多于发热当天出诊
针对发热和皮疹护理
就医,抗病毒治疗
水痘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中度发热,干燥结痂的蔟状瘙痒丘疹水泡
多于发热当天出诊
涂龙胆紫
严重的水痘需住院,皮疹如感染需看医生
猩红热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多为高热伴有咽喉疼痛、呕吐
多于发热第二天出诊
降温
24小时内就医
麻疹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多为高热按压时皮疹由红色变白色
多于发热第四天出诊
降温
24小时内就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发热、出血点样皮疹,按压时不消失的平坦皮疹、神经系统症状
多于发热当天或次日出疹
降温
立即就医
川崎病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有泡的突起的红色皮疹,按压时皮疹由红色变白色
出皮疹前流清鼻涕、咳嗽、眼睛发红
降温
24小时内就医
婴儿玫瑰疹/幼儿急疹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上脸部和躯干的粉红色扁平丘疹
突然发热,体温38.5度以上,发热3、4天热退疹出
降温
如担心病情,可就医
传染性红斑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发热伴皮疹
局限于脸颊的鲜红色皮疹
降温
如果宝宝患有镰状细胞贫血,请带宝宝看医生
中暑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发热伴有大汗、面色发白、恶心或呕吐
正处在炎热的夏季,天气闷热,或宝宝在强烈的阳光下玩耍
立即采取措施降温
如果1小时后体温不能下降,立即带宝宝看医生
药物过敏
常见症状
特殊情况
护理
治疗
不伴发热的皮疹
在最近一周内用过药物
向医生咨询是否停药
带宝宝看医生
提示:如果宝宝出现多种症状综合,或者你不能判断是哪种类型,请在24小时内看医生。
如何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
?降低室温。正常情况下,比较适宜的室温是24度,当宝宝发热时,室温可调整至18-22度。夏天的室内温度调至28度以下。
?要少给宝宝穿衣,更不能用棉被包起来。只穿一件薄内衣,夏天只穿一个肚兜,不让宝宝腹部光着就行。
?尽量多喂水喝,多排尿。如果宝宝不肯喝水,可用滴管往宝宝嘴角边一滴一滴滴入宝宝口中。不能用饮料代替白水,可在水中加一点食盐。
?给宝宝洗温水浴,水温与宝宝体温差不多,或比宝宝体温低0.5-1度,每次时间不长,把宝宝放到温水中两三分钟即可,把宝宝抱起,用干爽的浴巾包裹住,擦干头部。
?使用一贴凉。贴在宝宝的前额、颈部两侧、腋下、大腿腹股沟等部位。
如何给宝宝进行药物降温
需要服用退热药的情况
采用物理降温没任何效果时。
体温呈上升趋势,刚刚还38度,几分钟后测量已经超过38度了,这时尽管体温还在38.5度以下,也应该给宝宝喂退热药了,只是按照说明书上的药量减半服用。
体温超过38度(0-3个月宝宝)或体温超过38.5度(3-6个月宝宝)或体温超过39度(6-12个月宝宝)或体温超过39.5度(12个月以上宝宝)要服用退热药。
给宝宝选择退热药
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类(含对乙酰氨基酚)、阿苯片(含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退热栓(含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对乙酰氨基酚)、小美林(布洛芬)、柴胡饮(中药,主要含柴胡)等。有出血倾向的宝宝不宜选阿司匹林。
?扑热息痛。适用于2岁以上幼儿。根据不同年龄选不同剂量。38度以下选择小剂量,38-39度,选择中剂量,39度以上选择大剂量。
?阿苯片。适用于婴幼儿,除了退热还能止惊。
?退热栓。当宝宝高热时,退热栓有很好的退热效果。
重视退热药的副作用
目前临床用的退热药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年,该药导致瑞士综合症在北美高发。此外,阿司匹林还会引起胃肠道刺激、延长出血时间、过敏反应等。在过敏反应中,哮喘较为常见。
?对乙酰氨基酚。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过量应用次药会引起肝脏损坏。
?布洛芬。该药也是比较安全的药物,但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
?激素退热不可取。激素配合退热药使用,可以很快降温,但会减低宝宝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使用退热药应注意
?没有最好的退热药。退热药作用都差不多。
?打针并非是退热最快的。与口服退热药起效时间差不多,能口服就不要打针。
?喂药困难可以选肛门用药。
?发热才需服用。
?服用退热药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当体温降至正常或较前下降,应4小时后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婴儿发热,不要等到婴儿再次高热才服用退热药。
?服用退热药,药剂可灵活掌握,中度发热按说明书推荐药量,高热或超热可适当增加,中度以下可减少剂量。
预防高热惊厥
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一种紧急症状。
惊厥常见的原因
?高热。常见于6月龄以后的婴儿,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体温骤升达39-40度。惊厥停止后,神志恢复正常,不遗留脑补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除体温骤升外,多数发生在惊厥前后有昏睡、嗜睡、昏迷等症状。各种脑炎、脑膜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都会引发惊厥。
?中枢神经功能异常。原发性癫痫、各类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农药或杀虫剂中毒、植物或食物中毒)、脑外伤等,均可引发惊厥。
预防宝宝高热惊厥
当宝宝体温达38.5度时,要采取积极的降温措施,首先是物理降温,如果物理降温无效,需要药物降温。
当宝宝体温超过39度时,要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药物降温。
宝宝发热时,千万不要加衣服,更不能用被子捂,或提高室内温度。这是导致宝宝发生高热惊厥最常见的原因。
宝宝体温下降后,父母一定要定时检测宝宝的体温,隔一小时甚至半小时测量一次,一旦发现升温,立刻采取降温措施。
通常情况下,宝宝在发热24小时之内最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当宝宝发热超过24小时后,就不易发生高温惊厥了,除非宝宝体温特别高。所以,及时发现宝宝发热是很重要的。
北京那家医院专治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