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三大误区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17-6-28 23:42:35   点击数:
  

误区1:只有烧煤时才会发生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CO)是一种窒息性毒气,它无色、无味,无刺激性,因此,即使在空气中大量存在,也不容易被人们察觉。中毒后轻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重者可丧失生命。

一氧化碳不仅仅在烧煤时产生,其他情况如:烧炭(取暖和吃燃炭的火锅)、使用燃气热水器、汽车发动机等燃油发动机的运转、煤气管道泄漏、工业上的冶炼及铸造以及采掘爆破等,都能在环境中产生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总之任何含碳物质的燃烧都可以产生一氧化碳。如果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一定浓度(0.%以上)的CO一氧化碳,就可以导致该环境内的人畜中毒。

误区2:燃烧的煤变红,就不产生一氧化碳

这是使人丧命的最常见原因。不少人看到燃烧的煤球变红后就放心地敞开炉盖,或者把烧红了、不再冒烟的无烟囱煤炉搬到屋里,然后蒙头大睡,从而发生严重中毒。请记住,只要有含碳物质燃烧,就有一氧化碳的产生,就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误区3:通风环境良好不会煤气中毒

在急诊工作的期间曾亲历过一起群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一个约12平方米的房间里,有一个即将熄灭的无烟囱煤炉,屋内的4个小伙子,3人已经死亡,一人奄奄一息。虽然经过紧急抢救,这个小伙子终因不可逆的脑损伤而无法苏醒。令人奇怪的是,这个房间的通风良好,其房间门上的近1米长的大窗户一直完全敞开。许多围观的群众都不明白,这么好的通风环境,怎么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呢?

道理很简单,缘于一氧化碳的亲和力。一氧化碳能强行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发生窒息性中毒。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有强大的结合能力,其亲和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倍,因此血液中即使存在少量一氧化碳,也能与氧气竞争血红蛋白。而空气中只要有一氧化碳,就有可能被吸入体内。也就是说,即使环境通风良好,但如果一氧化碳的产生量多于它的排出量,仍然可以被患者吸入体内导致中毒,甚至发生死亡。这4个小伙子就是误以为有良好通风,而忘乎所以地把无烟囱的煤炉放到室内,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希望我们引以为戒,不要以为房间四处漏风就可以万事无忧,要考虑一氧化碳的产生量。

脑一病区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好的医院
白癜风好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zztx/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