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的护理常规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18-5-19 19:53:44   点击数:
  

1.概述:

1.1定义:一氧化碳(CO)为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吸入过量的CO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大量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造成机体严重缺氧,俗称煤气中毒。对机体产生三方面影响:①抑制氧的运输;②降低氧在组织中的释放;③妨碍组织对氧的利用。

1.2病因:

1.2.1生活中毒:当通风不良时,家庭用煤炉、燃气热水器所产生的CO以及煤气泄露或在

密闭空调车内滞留时间过长等均可引起C0中毒,失火现场空气中CO浓度可高达10%,

也可引起中毒。

1.2.2工业中毒:炼钢、炼焦、烧窑、矿井放炮过程中均可产生大量CO,由于炉门关闭不

严、管道泄漏或通风不良,便可发生中毒。

1.3临床表现:

1.3.1轻度中毒:血液COHb含量10%~20%,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

吐、心悸、四肢无力甚至晕厥。吸入新鲜空气或氧疗,症状很快消失。

1.3.2中度中毒:血液COHb含量30%~40%,表现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脉速、烦躁、运动失调、视物不清、口唇黏膜呈樱桃红色、嗜睡、浅昏迷、瞳孔光

反射、角膜反射迟钝。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并发症。

1.3.3重度中毒:血液COHb含量50%以上,中毒者迅速呈现昏迷、呼吸抑制、肺水肿、心

律失常、心力衰竭、各种反射消失,可呈去大脑皮质状态;还可发生脑水肿伴惊厥、

上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率高,抢救存活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

障碍后遗症。

1.3.4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天的假愈期后出现:

1.3.4.1精神意识障碍:痴呆、谵妄、木僵或去大脑皮质状态,行为紊乱常为首发症状。

1.3.4.2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震颤麻痹综合征,表现为表情淡漠、四肢肌张力增强、静止性震颤、前冲步态等。

1.3.4.3锥体系神经损伤:偏瘫、病理征阳性、大小便失禁等。

1.3.4.4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失明、失语、继发性癫痫。

1.3.4.5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视神经萎缩、周围神经病变等。

2.诊疗原则:

2.1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终止CO吸入。

2.2氧疗。

2.3防治脑水肿。

2.4对症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

3.专科评估:

3.1毒物接触史:中毒时所处的环境、停留时间、昏迷情况。

3.2症状体征: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口唇黏膜颜色,有无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损坏等情况。

3.3辅助检查:血液COHb测定,脑电图,头颅CT。

3.4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对疾病的了解以及家庭支持系统。

4.护理问题:

4.1潜在并发症:脑水肿、肺水肿、心跳呼吸骤停。

5.护理措施:

5.1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处,终止CO吸入;松解衣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2氧疗:

5.2.1吸氧:面罩,氧流量5~10L/min。能加速COHb解离和CO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必

要时行气管插管。

5.2.2高压氧:重症患者尽早使用。可增加血液中溶解氧,提高总体氧含量,促进氧释放

和加速CO排出,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缩短昏迷时间和病程。进高压氧舱前,协助

患者更换全棉衣服,注意保暖,严禁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氧舱。

5.3防治脑水肿:急性中毒后2~4小时即可出现脑水肿,24~48小时达高峰,可持续数天。遵嘱运用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损害;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缓解脑水肿;伴抽搐者首选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抽搐停止后可再静脉滴注苯妥英钠。

5.4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和体温;神志瞳孔情况等神经系统的表现;控制输液速

度防止脑水肿和肺水肿;及时复查血气分析。

5.5对症护理:

5.5.1频繁抽搐:防止坠床和自伤,遵嘱用药。

5.5.2昏迷: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

5.5.3高热:头部放置冰袋或冰帽,亚低温治疗。

5.6心理护理。

6.健康教育:

6.1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管道、烟囱,其室内结构要严密,防止泄露,室外结构要通风良好;厂矿使用煤气或产生煤气的车间、厂房要加强通风,配备CO浓度检测,报警设施。

6.2进入高浓度CO环境时,要戴好防毒面具。

6.3一旦发生CO中毒,首先要脱离中毒环境,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医院。

7.参考文献:

7.1张波,桂丽.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4张文武.急诊内科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ER护理之家是一群热爱护理事业的急诊护士自发组成的公益组织团体,致力于为全国护理工作者提供权威的急救护理新知识新进展,发布行业动态,分享临床护理经验,临床护士工作生活动态,欢迎护理同仁







































白癜风的专家
盖百霖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zztx/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