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冬季来临,又到了煤气中毒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居住平房(楼房)的朋友,更要注意取暖的安全问题。
煤气中毒是人体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而伤害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导致人死亡的现象,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在此,特别提醒各位家长,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和幸福,希望您注意做好家庭防煤气中毒的工作。
一、加强家用电器和液化气、天然气使用过程的监护和管理。燃气炉灶的阀门要随时关闭,燃气热水器要正确使用,同时注意保持通风,防止燃气泄漏。
二、居住平房(楼房)的家庭,使用煤炉时,要检查家中取暖设备是否安全,注意预防煤气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使用不合格的炉具及配件;学会并正确使用煤火或土暖气取暖;
2.在安装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炉风门完好、烟筒接缝牢固、外节套里节顺序牢固安装弯头接口不漏,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并修补;
3.要检查烟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物;
4.窗外烟筒出口处必须加装弯头,出口不能朝北避免倒灌风吹入;
5.室内必须加装风斗,使用中要经常检查风斗、烟道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理并保持室内的通风,特别是烟筒与炉子的接口处,做到及时清理,防止堵塞;
6.入睡前要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相关知识、相关措施,了解煤气中毒的应急知识等,确保不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三、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凡是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不完全燃烧时,都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引发中毒。
四、发现煤气中毒者应及时拨打“”报警,并积极组织抢救。
亲爱的家长朋友,安全无小事,请在教育好孩子防止煤气中毒安全知识的同时,做好孩子交通、消防、出行、食品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嘱咐孩子文明出行、不在任何场所玩火、远离建筑工地、不到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玩耍。因安全事故多发生在校外、节假日,请加强对孩子的监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身心营造一道安全防线。
最后祝您平安幸福!
洋县黄金峡初级中学
年11月18日
预防煤气中毒歌诀
燃煤取暖应注意,千万小心防煤气。
煤气有毒损身体,轻者眩晕无力气;
重者抽风或昏迷,心跳停止命归西。
煤气中毒虽凶险,防患方法很简单;
烟道通畅莫漏烟,出口最好有拐弯。
换气风斗窗上装,基本设施搞齐全;
每逢下雪天气变,此时更要勤照看。
炉火过旺是隐患,单人寝室是重点;
制度落实把好关,煤气中毒定避免。
一旦发现中煤气,通风换气人离去;
轻者对症妥治疗,重者抢救莫迟疑。
1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其一氧化碳量为25~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4~8,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5)其他如矿井下爆破产生的炮烟,化肥厂使用煤气为原料,设备故障、管道漏气等均可造成煤气中毒。
2
如何识别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轻度中毒:在上述可能产生大量煤气的环境中,感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心慌、全身乏力,这时如能觉察到是煤气中毒,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尚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能及时识别,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引起中毒,日上三竿才被发觉,此时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
4.极度危重者,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死,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呆、瘫痪,丧失工作、生活能力。
03
煤气中毒怎么办
(1)应尽快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
(3)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4)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5)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呼叫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7)病情稳定后,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8)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薛建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