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能装果汁吗?
会迁移重金属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除了用保温杯装水外,还会装果汁、水果茶、果粉冲剂、碳酸饮料等酸性饮品,但质检人员用水和4%乙酸模拟酸性物比较试验后发现,批次水模拟液中的重金属迁移量非常小,都在检出限以下;而批次酸性模拟液中,有45批次产品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迁移出来。
质检人员介绍说,铬、镍、锰是不锈钢中大量存在的基础性物质,也是构成不锈钢不可或缺的金属元素,正确使用不锈钢保温杯产品时,重金属的迁移往往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进行,通常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是盛放酸度比较大的食品时,这种迁移速度就会加剧,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迁移出较多的重金属,而且这种迁移往往肉眼无法识别,给使用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保温杯能泡茶吗?
会导致茶多酚流失
日常生活中,还有不少消费者习惯用保温杯来泡茶,尤其是冬季外出的时候,有了保温杯随时都能喝上热茶。但在发布现场,质检人员却进行了一项实验:分别取容量大致相当的一只保温杯和一只玻璃杯,并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茶叶,加入相同质量的开水。10分钟以后通过温度计检测发现,玻璃杯中水温已经降低至60℃,而保温杯中水温则在85℃。比较两者的茶汤颜色发现,玻璃杯中的茶汤颜色淡一点,保温杯中的颜色深一点。
质检人员介绍说,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茶多酚,茶多酚这一类物质在高温下相对比较容易被氧化成颜色更深的茶褐素,因此保温杯中的茶汤颜色更深。而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不锈钢保温杯泡茶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茶多酚的氧化与流失,因此不建议消费者使用保温杯泡绿茶。
小口杯广口杯哪个好?
出水口过小易致烫伤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保温杯,不仅有以往常见的广口杯,现在还有一种小口杯,这两种设计,到底哪一种比较好呢?质检人员实验中发现,现在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普遍不错,此次检测中有16批次产品在倒入开水室温放置6小时后温度仍然有70℃以上,这时如果是广口保温杯,使用者能直接感受到热气带来的警示,小心饮用。而如果保温杯的出水口较小,使用者在喝水时无法看到杯内的液面,饮用时杯身倾斜也往往需要超过60度,不利于控制出水的速度,一旦水温过高极易引起烫伤。
选购指南》》》优选内胆明示材质的
此次风险监测中发现,部分保温杯采用的是高锰低镍钢内胆,这种内胆的耐腐蚀性能远不及不锈钢,在酸性介质中重金属易迁移出来,卫生、安全性能都比较差。尤其要提醒的消费者的是,此次检测的10批次高锰钢保温杯中,有8批次产品价格在50元以下,而消费者是无法通过肉眼进行材质区分的,所以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商店、大型超市购买,并优选明示内胆使用不锈钢材质的产品。
使用提醒》》》开水凉一凉再放保温杯
保温杯出水口的大小各有特点,小出水口的保温杯在运动或摇晃时具有内装液体不易洒出的优点,但也会造成烫伤的风险。不论使用哪一种保温杯,为避免烫伤危险,建议消费者不要将开水直接倒入保温杯,可以选择将水温降到70℃以下再灌入保温杯。如果直接灌入开水,建议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待水温下降后再盖上杯盖。
不要装酸性食物
保温杯装水比较好,如果要装其他食物,最好留心下产品的使用说明。从实验结果来看,保温杯并不适宜装碳酸饮料,也不适合长时间装酸性较强的食物。此外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平时不要用钢丝球刷洗保温杯的清内胆,对于难以去除的污渍可以用中性洗涤剂漂洗,或用稀释后的食醋荡洗,洗涤时间也不应过长,以免破坏钝化膜。密封件、密封件与盖接触部位也要记得定时清洗。(文章摘自:扬子晚报网)
相关阅读:
1、吓人!1岁半宝宝一口“色素牙”,竟是妈妈不懂……
2、孩子感冒,服用这些安全、有效!
3、掌握简单四个方法,孩子补钙吸收更好
4、“突然发烧、咳嗽不止、没有精神”家长警惕!新一波流感来袭!
5、孩子说话晚竟是因为这个……
首儿健康:shouerjk权威医师团队、在线咨询、医疗科普知识、专家出诊表,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