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
视频讲解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基础训练
1.(·湘潭)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制造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B.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C.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D.大多数金属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2.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的化合物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的化合物溶液。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丙>乙>甲>丁B.甲>丁>乙>丙C.丁>甲>乙>丙D.甲>乙>丁>丙3.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硬铝、不锈钢都是合金,合金比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性能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导电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4.下列有关金属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细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是氧化铁B.实验②可以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C.③中有气泡产生D.④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5.利用稀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6.质量相等的镁和铝分别和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均反应完,一定有盐酸剩余B.反应结束后,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4∶3C.盐酸均反应完,一定有镁剩余D.图中a、b分别表示铝、镁的反应情况7.(·宜昌)金属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图1 图2图3(1)图1所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2)家用电线常用铜制,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请根据图2的信息分析,其原因是。(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4)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图3所示),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将一定量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的组成可能是或。答案
知识管理基础训练1.C2.B3.A4.A5.C6.B7.(1)Fe2O3(2)铝的密度比铜小,地壳中含量比铜高(3)4Al+3O2===2Al2O3(4)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Fe+H2SO4===FeSO4+H2↑(5)AgAl(NO3)3、Cu(NO3)2或Al(NO3)3、Cu(NO3)2、AgNO3往期精选
01同步课程8.1金属材料
02同步课程8.2.1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
03同步课程8.2.2金属活动性顺序
04同步课程8.3.1铁的冶炼
05同步课程8.3.2金属资源保护
06同步课程单元小结(第七单元)
07同步课程6.3.2一氧化碳
086.3.1二氧化碳
096.1.2碳的化学性质
106.1.1碳的单质
更多教研资源,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