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山亭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罐B.雕刻石像
C.水车灌溉D.预报地震
2.(2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菏泽市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3.(2分)下列物质为化合物的是( )
A.食醋B.洁净的空气C.石油D.干冰
4.(2分)根据下列装置操作图中的现象,不能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
A.
B.
C.
D.
5.(2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珍贵档案失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
6.(2分)年11月19日,第42颗和43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北斗﹣3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在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X═3N2+4H2O+2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2O4B.NOC.N2O3D.N2O5
7.(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21%
C.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CO2等
8.(2分)如图为水电解的实验装置图和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a处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B.图1中水电解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图1中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2:1,质量比为1:8
D.图2中水分解的微观顺序是acb
9.(2分)小亮用固体氯化钠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
B.实验中发现氯化钠已经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可以加入更多的水
C.用20mL量筒分多次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D.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0.(2分)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但现象的变化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的白烟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C.石蕊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变为红色
D.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1.(2分)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下列关于醋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醋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B.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C.醋酸属于化合物
D.醋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1
12.(2分)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五种元素
B.图中b粒子所表示元素处于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C.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D.图中a、e两粒子化学性质不同
13.(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
( )
A.用50mL量筒量取8.2mL水
B.收集CO2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分离出水中的二氧化锰
14.(2分)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受热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C.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为避免药品浪费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15.(2分)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6.(2分)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这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B.H2、COC.H2、CH4、COD.CH4、CO、CO2
17.(2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18.(2分)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19.(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C.在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钾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氢氧化钾,但可以继续溶解其它物质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20.(2分)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②溶液变红,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B.若只有③有气泡产生,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①有蓝色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21.(10分)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 。
(2)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为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全脂高钙奶粉中的“钙”是指 (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4)某食盐品牌中“碘”主要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加入,碘酸钾含有 种元素,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2.(6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
(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Y是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
23.(8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是 (填化学式)。
(2)A、B、C、D表示四种物质中,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每个A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
②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应为 。
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B和C属于氧化物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24.(10分)某社会实践小组参观了当地的自来水厂生产全过程,并进行社会问卷调查。如图为他们依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自来水净化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絮凝反应处理常用的物质是 。
(2)过滤处理池内石英砂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过滤装置中的 。实验室过滤装置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3)消毒处理的消毒剂是氯气(Cl2),当氯气溶于水时,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该小组同学调查发现自来水中常常有浓烈的漂白粉味,原因是投氯量较高。经查阅资料了解到过量的余氯与水中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物。为保证饮用水的的水质安全,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5.(10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 。
(2)如果要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应选用图中的哪些仪器来组装实验装置(填仪器编号) 。
(3)如果用(2)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的方法是 。
(4)如图H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
A.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
D.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b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26.(7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填写下列空格:
在探究CO2和NaOH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两套实验装置:
(1)装置二中的实验现象是 ;
(2)另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装置一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一定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3)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装置一中的CO2和NaOH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 。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7.(9分)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 ;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