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17-4-1 22:44:44   点击数: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形式审查结果公示

(标红部分为针灸相关内容)

中医学与中药学1三物白散抗肿瘤过程中“祛邪以扶正”效应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2去势大鼠肌骨线粒体活性变化及中药干预的实验研究3基于经穴-脏腑相关的针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技术开发与应用4补肾生血法对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粘附造血相关RAS-MAPK通路5中药有效成分群发现与质量评价6抗肿瘤活性成分新藤黄酸的临床前研究7常山胡柚深度开发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8温凉中药药性的共同规律研究9益气养血安神中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的研究10树舌多糖GF治疗肝癌及其对化疗药物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11并有糖调节受损的代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12四物汤类方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的功效物质基础与生物学机制13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类标准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14参龙煎剂影响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机制研究15熏灸治疗浅表感染性疾病技术及其临床应用16慢性心衰心气虚证能量重构-钙转运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17基于膜过程的中药制药分离工程技术体系与应用18化瘀祛痰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19温病经典理论科学内涵研究及清热解毒化浊片的研发和运用20电针对急性颅脑损伤大鼠信息转导及基因差异表达作用的研究21骨质疏松症(骨痿)中医诊疗标准化方案的研究与临床应用22常用中药及其有效成份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研究23中医全程干预糖尿病肾病进程综合方案研究24中医应急救援技术—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急救昏迷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5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分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26经结肠途径给药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机理研究27益气活血方及有效成分干预慢性肾病纤维化关键机制与临床转化应用28胃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构建及其临床与实验评价29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时相性辨证施治方案研究30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状态病证结合诊断技术与应用31基于计量与微观化的中医诊断客观化、规范化研究32中草药DNA条形码生物鉴定体系33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研究34防治脑血管病中药鼻腔给药脑内靶向性研究35中药复健片及干细胞对神经损伤修复中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36生物转化技术在蟾酥等多种中药作用物质研究与合理用药中的应用37中国植物表观结构植纹鉴定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38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39免疫性肾炎的中药新药研究40基于三维动作捕获系统对手法治疗肩凝症运动学特征的研究41补肾健脾利湿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践42猪苓渗湿利尿功效在卡介苗抗大鼠膀胱癌中的减毒增效机制研究43健脾解毒法防治大肠癌术后转移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44基于慢性肾衰竭中医优化诊疗方案的临床路径构建及推广应用研究45茅苍术种质资源创新及产业化46中医药整体治疗的网络调节机理研究47慢性疲劳综合症中医易患体质、中医证型分布以及音药干预方式应用48电针治疗慢性炎性痛的MAPK信号转导机制研究49温阳益气、化痰祛瘀治疗非活动期Graves眼病的临床及机制研究50苗药金乌健骨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临床应用研究51中医方证研究与新药开发决策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52益气化瘀为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性溃疡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53穴位敷贴结合推拿导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与相关机制54慢性气道疾病中医防治关键问题与应用研究55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56桔梗肺靶向性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57新药“复方石韦胶囊”和“盆炎净胶囊”研制及产业化58中医临床研究标准化建立及其在妇科的应用和发展59针灸减肥的临床方案及神经生物学机制60艾灸的温补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61活血化瘀法在肝病中的临床运用和作用机制62中药荆芥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名称基于经穴-脏腑相关的针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技术开发与应用全部完成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医院项目简介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以下简称OAB)包括尿道综合征、急迫性尿失禁、不稳定膀胱等疾病(《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属多发病、常见病,因其发病机理复杂,临床一线药物疗效不理想。针刺疗法逐渐成为治疗OAB的重要选择,但存在治疗方案不统一、机制不明、推广困难等瓶颈问题,本项目以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为指导,在针刺治疗OAB的优效穴位筛选、优势方法确定及针刺适宜技术整理和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十余年研究与推广,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1、率先对针刺治疗OAB特异性穴位进行了删选和确定。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从穴位特异性的关键问题入手,对膀胱经特定穴、它经穴、本经穴配伍等治疗OAB效应比较研究,确立了以膀胱经、肾经及任脉穴位为主的有效穴位组合,为优化选穴提供科学依据。2、确立针刺治疗OAB优效方法。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不同针刺方法及药物治疗OAB效应进行评价,确立了电针加手法针刺治疗OAB的优效方法。3、率先建立针刺治疗OAB规范化方案和适宜技术。通过临床研究,集成优效穴位、优效治疗方法的研究成果,建立针刺治疗OAB规范化方案。并总结形成《电针加手法针刺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技术》、《电针加手法针刺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特色技术》等2项国家级、2项局级针灸适宜技术。相关适宜技术的设计与研究内容纳入了国家《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工作指南》。4、取得针刺治疗OAB效应机制研究新发现。建立不稳定膀胱大鼠模型,研究比较针刺后不同时段膀胱容量等尿动力学指标以及膀胱平滑肌免疫组化等,发现并证实针刺通过膀胱逼尿肌细胞氮能神经递质、胆碱能受体等神经源性途径舒张逼尿肌,调节其无抑制收缩活动;并证实针刺通过调节膀胱起搏细胞的兴奋性及其细胞间信息通讯等肌源性途径调节逼尿肌不稳定的作用机制。项目研究期间共发表论文54篇,其中SCI收录11篇,他引次,出版专著7部,获授权专利3项,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48名。同时项目组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继续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培养建设起一支推广骨干队伍,1人入选上海市卫生局适宜技术推广咨询专家1名,对15个省市余家单位余名医生进行了系统培训;构建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建立新疆、甘肃、云南三个中医适宜技术西部合作基地;所在单位建设成为上海市针灸排尿障碍特色专科和针灸泌尿二级实验室,形成适宜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孵化培训基地。项目探索建立了中医适宜技术整理与开发、转化与应用的有效路径,促进所在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医学中心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全部完成人陈跃来,刘志顺,侯文光,邢曼,陈超,林志咸,冯琦钒,尹平,叶永铭,王晔静,王扬,岑珏,汤康敏,高志强项目名称熏灸治疗浅表感染性疾病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全部完成单位安徽中医学院项目简介熏灸是灸法的一种,是指将艾条一端或以艾绒置于特制的熏灸器内点燃后,以其艾烟熏灸患处的一种施灸方法。安徽中医医院已故著名老中医周德宜教授根据历代相关文献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就着手熏灸技术的文献整理和临床研究,初步验证了熏灸技术在外科浅表感染性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本项目组在此研究工作基础上,通过承担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及自选科研项目,系统开展了有关熏灸技术治疗外科浅表感染性疾病的器具研制、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本项目主要技术内容:①系统搜集历代有关熏灸技术文献并加以挖掘整理、总结和提炼,明确提出熏灸技术是以“熏烟为主,灸热为辅”为本质和特征,其论点充实了“热病可灸”的理论。②开展了熏灸器具的研制,研制出炉式熏灸器,其具有控制器内燃烧物燃烧的速度和温度,使艾烟浓度更加集中作用于患病部位,属国内首创;炉式熏灸器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120678.4)。③率先应用熏灸技术治疗外科外科浅表感染性疾病;最早报道了熏灸技术外科浅表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样本量大、病种多,拓展了艾灸疗法的适宜病种。选择带状疱疹、指(趾)甲沟炎、指(趾)头炎、褥疮、下肢慢性溃疡、脚癣伴感染、糖尿病足、疖肿、外伤感染等疾病例进行大样本临床观察,其治愈率在70%~%之间,有效率在93%~%之间,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性好。④采用体内外的实验方法,针对外科浅表感染性疾病的各种致病原因,研究熏灸对细菌、真菌及病毒的抑杀作用以及对动物疮疡模型疮面组织炎症细胞及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体外实验发现熏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细菌以及白色链球菌、毛霉菌、新型隐球菌等真菌和带状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杀作用;动物实验发现熏灸可减少创面组织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揭示了熏灸技术治疗外科浅表感染性疾病的物质基础。本项目开展以来,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9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安徽省科学成果1项。熏灸技术已被列入地方医疗收费项目,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二批中医医疗技术。本项目通过技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及培训等形式,医院、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证实炉式熏灸器治疗外科浅表感染性疾病效果显著,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为临床难治性浅表感染性疾病提供简便、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部完成人周美启,秦黎虹,沈德凯,汪泓,吴生兵,万毅,刘先华,王炜,吕荧,王振琴项目名称电针对急性颅脑损伤大鼠信息转导及基因差异表达作用的研究全部完成人李志刚,田贵华,黄长军,时素华,宋萌,姚海江全部完成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项目名称中医应急救援技术—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急救昏迷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全部完成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项目简介昏迷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尚缺乏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传统中医学中的急救手段——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虽在临床经验式的使用达数千年之久,操作简便、便于掌握、尤其适合现场自救他救。但由于缺乏疗效的现代科学评价,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本项目以临床导致昏迷的三个常见病种——中风、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和重型颅脑创伤为切入点,从理论基础、效应评价和作用机理三方面对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急救昏迷的效应及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客观评价了其临床效应,揭示了其科学内涵,升华了其学术理论。(一)成果内容1.理论研究——有理井穴位于手指末端,为阴阳经脉经气交接之处,刺之可接通经气、醒神开窍;手指末端神经血管丰富,手指在大脑皮层体感区的投射面积最大,刺之脑感应最强。2.效应评价——有效多中心、随机对照(RCT)研究分别对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急救中风及一氧化碳煤气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效应进行了科学评价,证明了此法对中风48h内中度意识障碍患者、一氧化碳煤气中毒6h内意识障碍患者效应确切。3.作用机制——多维脑保护3.1急救中风机制脑血流可双向调节中风后脑血流,疼痛刺激在“手十二井穴”放血中起了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因素。脑水肿可改善缺血后48h内大鼠脑水肿程度,可降低脑含水量、脑系数值,可提高48h存活率。脑生化可改善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缺血急性期缺氧状态,缓解缺血区乳酸堆积;可调整缺血区胞外K+、Na+浓度,缓解细胞毒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可降低缺血脑组织胞内“钙超载”程度、钙调蛋白活性;可降低缺血区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浓度升高的程度,调整NO浓度,缓解其神经毒性;可提高心脑组织Na-K-ATPase、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脑分子生物学可促进缺血灶周围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可促进大鼠脑缺血后侧脑室室管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可能参与了脑保护及促进损伤神经元修复;可促进大鼠脑缺血后皮质区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5)和巢素蛋白(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可能促进了神经细胞再生。3.2急救一氧化碳煤气中毒机制可改善急性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小鼠意识状态,缩短昏迷时间;促使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解离,提高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提高小鼠脑组织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小鼠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促进脑组织能量代谢。3.3急救重型颅脑创伤机制可降低重型颅脑创伤大鼠48h内脑含水量,减轻脑水肿,提高创伤后48h内神经行为学评分。(二)推广应用“急性中风病意识障碍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应急救治技术”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研究成果被其他单位重复;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并被写入教材。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急救一氧化碳中毒及重型颅脑创伤医院得到推广应用。发表论文50余篇,总引用率余次,单篇引用率达次。全部完成人郭义,周国平,张赛,图娅,储浩然,金军,潘兴芳,周丹,涂悦,岳颖,任秀君项目名称基于三维动作捕获系统对手法治疗肩凝症运动学特征的研究全部完成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医院项目简介本成果来源于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基于三维动作捕获系统对手法治疗肩凝症运动学特征的研究课题(),成果于年顺利通过天津市教委鉴定,结果为国际先进,年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成果(-13-24048)。经过推广验证手法有效性且继续深化手法治疗肩凝症运动学特征的基础研究基于冻结肩肌骨模型的解冻动力学时域和频域研究(12JCYBJC)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适时引入医用热成像技术作为肩凝症诊疗新依据。与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引进并翻译《美式整脊技术》作为补充。本课题是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课题,课题所应用治疗肩凝症的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是在津沽名老中医叶希贤于年创立的活血舒筋特色手法基础上总结、凝练而成。活血舒筋特色手法治疗肩凝症经《卫生部关于开展第二轮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课题(卫通[]13号)验证及推广应用已证明其简、便、廉、验、高度安全性。连续多年多次举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随着验证及推广范围的扩大,其特征愈显明显,符合国家卫生部门对于现阶段临床治疗手段的要求。为了探索手法治疗机理,获得手法治疗有效的基础数据并建立相关评价标准和理论体系不仅通过天津市教委课题资助研究了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治疗肩凝症在生物力学及运动学方面的特征,而且获得天津市科委课题资助基于冻结肩肌骨模型的解冻动力学时域和频域研究。成果简介:研究情况,通过确诊为肩凝症患者5例;采用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治疗,1次/2天,共14次;以三维运动捕获系统及八导联有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1、7、14、21、30天)6个时间点标准肩关节marker点运动轨迹、肩关节活动功能及肩关节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的变化;成果情况:治疗后在外展过程中的三角肌和冈下肌功能明显改善;前屈过程中的肱二头肌功能明显改善;后伸过程中肱三头肌功能明显改善。且肩关节外展、内收角度均呈线性增长趋势,外展角度改善显著,起效时间窗较早;肩关节前屈、后伸角度均呈线性增长趋势,且均起效时间窗较早;在肩关节外旋、内旋角度呈线性增长趋势,外旋角度改善明显,起效时间窗较早。本成果通过分析手法治疗前后变化,对改善肩关节活动角度的时间窗及恢复肌肉软组织功能的机理进行探索,明确了手法治疗肩凝症起效时间窗,并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运动学数据,体现了中医筋束骨,司关节的特色。该课题获天津教委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度评价,后于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成果。在验证和推广中深得河北省石家庄市、魏县、医院、医院、医院等多家单位高度认可及推广且及时反馈。全部完成人王平,王志彬,杨光,徐卫国,衡明莉,刘爱峰,张君涛,周鑫项目名称中医药整体治疗的网络调节机理研究全部完成人刘良,黄锦伟,姜志宏,王静蓉,梁丽娴,周华,余英杰,李婷全部完成单位澳门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项目名称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全部完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项目简介主要技术内容:本课题组长期从事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临床研究方面,以医院为临床基地,针对缺血性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智能障碍、抑郁症、感觉障碍、肩手综合征、失眠八部分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多层次的研究。基础研究方面,综合应用采用神经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功能影像学等当前生物学的前沿技术手段,以突触传递效能为切入点,从“针刺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胶质细胞所介导的突触重建”、“针刺对脑缺血后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三个方面探讨针刺治疗脑缺血的脑可塑性机制。技术经济指标:临床研究:以“缺血性中风”为中心点,开展“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缺血性中风失语症、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以及相关的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等脑血管疾病的深入研究,均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加快病情的恢复,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在通督调神针刺法的基础上,探索“针灸疏经调脏法”、“调神利咽法”治疗脑梗塞及其中风后吞咽障碍,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基础研究:从脑缺血后“针刺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突触重建与胶质细胞相关性及针刺干预作用”、“脑缺血后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及针刺干预作用”三个方面开展本研究工作,选择以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采用神经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功能影像学等当前生物学的前沿技术,深入地探讨针刺治疗脑缺血的脑可塑性机制。应用及效益情况:本项目已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11篇,国内期刊发表论文67篇,其中包括SCI8篇,国际会议论文13篇,中文核心期刊39篇。论文被国内外同行累计引用次,包括他引次,自引次。该科研成果多次被邀请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所提出的观点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本项目的临床运用成果,如“通督调神针刺法”、“针灸疏经调脏法”、“调神利咽法”等已在医院针灸科、医院针灸科、医院针灸科、医院针灸科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的临床治疗,病房患者达-例/年,门诊患者达-2例/年,结果表明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防止病情复发,取得较好的疗效,每年共获得间接经济效益万元、直接经济效益万元。授权专利情况:实用新型专利1项:钩状挑治针为医学领域的小手术工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在挑治疗法上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全部完成人许能贵,符文彬,刘健华,徐振华,易玮,刘荣,于涛,杨忠华,孙健,樊莉,米建平,李滋平项目名称中医临床研究标准化建立及其在妇科的应用和发展全部完成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哈尔滨医院,香港大学妇产科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项目简介1、技术领域。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世界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中医药研究质量不高,设计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中医药的国际化,因此,中医药研究领域亟需规范研究模式的引入。(1)中医临床研究标准化探索。梳理中医药研究历代文献,荟萃分析,找出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引入国外循证医学的先进研究理念与规范科研方法,制定中医药临床试验标准规范。(2)在全国范围内开展PCOS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研究,实现标准规范在中医妇科领域的示范与应用。(3)首次提出PCOS“天癸失序,冲任停滞”病机理论,开展基础研究,明确其生物学机制。(4)获得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资助50项。前期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2、技术内容。(1)标准规范。依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联合国内外顶级专家制定与拓展中医临床试验的7项行业标准规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制定中草药和中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指南;修订针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形成新的PCOS亚太诊断共识与排卵障碍治疗指南;组织制定不孕症临床试验报告规范CONSORT修订版-哈尔滨共识(IMPRINT)。(2)临床试验标准化的建立与推广应用。①文献研究。开展中医药治疗妇科病临床文献的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明确中医药的疗效优势与存在问题。②开展临床RCT。首次将中医药临床研究标准规范应用于妇科临床试验,并在全国推广,开展了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针刺等治疗PCOS临床RCT研究,发现黄连素具有显著的生殖疗效。③实现临床研究透明化管理。(3)开展PCOS遗传学研究,进行中药生殖毒理研究。①首次提出PCOS“天癸失序、冲任停滞”中医病新机理论。②构建PCOS模型探讨PCOS病理机制和中药疗效机制。明确黄连素作用的核心机制是改善卵巢胰岛素抵抗。3、推广应用。(1)同行应用。制定并拓展了中医药临床研究标准规范,在行业内10家医院推广应用。(2)发表论文。共发表论文篇,其中SCI收录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4.6(PLoSMed),妇科顶级杂志“FertilityandSterility”12篇(影响因子4.2),系统评价一流杂志“HumReprodUpdate”4篇(影响因子8.85)。(3)国内外引用。国际论文被SCI引用次,包括国际顶级杂志《新英格兰杂志》、《自然-遗传》、《柳叶刀》等,H评价指数最高26,总H评价指数达75,为妇科领先。(4)学术交流。44次国际会议讲座和报告。创建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一级注册机构,负责中国Cochrane中心系统评价专业培训班,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医学院校师生余人。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研究基地科研方法培训基地,对全国16家基地的名科研骨干人员进行临床科研方法学培训。(5)教材著作。主编及参编教材著作55部,主编的教材《循证医学》作为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全国高校中广泛应用。(6)支撑平台。研究成果为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引领示范。全部完成人吴效科,刘建平,邹伟,吴泰相,卢美松,吴鸿裕,黄志超,韩凤娟,张跃辉,匡洪影,杨新鸣,沈文娟,马红丽,高敬书,王秀霞项目名称针灸减肥的临床方案及神经生物学机制全部完成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项目简介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减肥项目组,于年开始针灸减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本成果是项目组在年到年间完成的阶段性成果。在此期间项目组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3项。项目组在中西医肥胖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脂毒内积、脉滞络阻”是单纯性肥胖病的核心病机的观点;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明确了影响针灸减肥疗效的主要因素:2/15Hz疏密波的电针减肥疗效最佳;手捻针的效果优于留针不行针者;选穴部位与减肥效果的关系,从高到低依次是:腹部穴(天枢)、下肢部穴(足三里、内庭)、上肢部穴(曲池、合谷)、耳部穴(饥点、内分泌),为制订合理的临床方案奠定了基础。项目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耳体针、主辅穴相结合“调经通络、降脂解毒”的针灸治疗方案,其主穴是: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天枢、关元、脾俞;辅穴是:曲池、公孙、丰隆、中脘、支沟、气海、肝俞;耳穴是:饥点、三焦、内分泌、神门、脾。通过对例肥胖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这一方案的临床有效率为88.1%,具有减少单纯性肥胖病患者体重和体脂的作用、降低体脂的幅度大于降低体重的幅度的特点。同时,以本方案为基础,依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探索了耳体针结合治疗肥胖病并发/伴发病症的有效治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耳体针结合治疗肥胖并发高血压(例)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2%,耳体针结合治疗肥胖并发更年期综合症(例)的临床总有效率约84.2%,耳体针结合治疗肥胖并发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例)的临床总有效率约87.8%,耳体针结合治疗肥胖并发痛经(例)的临床总有效率约88.4%。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制订了首个“单纯性肥胖病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本项目主要通过对食源性肥胖、食物剥夺大鼠模型的针刺干预来研究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首次观察到:针刺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调节肥胖机体紊乱的脂肪内分泌功能,抑制过高的瘦素分泌,改善血脑屏障对瘦素的转运,调节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从而改善肥胖机体的瘦素抵抗状态,实现减肥的目的;针刺可以提高胃肠道PPY的分泌水平,抑制中枢神经肽Y及相关受体的表达,从而抑制食欲,降低肥胖机体的摄食量;针刺可以调节肥胖机体皮层、纹状体及下丘脑视上核、穹隆周核、弓状核等部位的功能紊乱,从而实现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紊乱的目的;针刺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不同状态下不同区域葡萄糖感受性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情况,抑制食欲、调整机体能量平衡状态,从而实现减肥的目的。初步阐明了针灸减肥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根据提供证明的11个临床单位的资料,参考本项目提供的临床方案年均治疗肥胖病患者例,临床有效率在60-95%之间。本项目共发表论文论著81篇本,被他引次,著作《汉英对照针灸减肥》的英文版权被输出到巴西。项目组于年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课题。成果“针刺抗脂毒性的研究”年12月获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部完成人徐斌,刘志诚,余芝,龚美蓉,袁锦虹,孙志项目名称艾灸的温补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全部完成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项目简介本项目提出艾灸的温热刺激能通过穴位刺激转化为与疗效密切相关的生物信息,经过多条途径激发机体自身保护潜能,增强机体的适应性及抗损伤能力,最终实现对机体的温补效应。围绕这一核心问题,针对艾灸具有肯定疗效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该病症开展临床评价性研究,试图阐明艾灸温补效应的作用机制与应用规律。运用多学科技术,开展艾灸温热刺激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潜能,实现对内脏靶器官功能调整的实验研究。从整体、效应入手,多途径、多水平、多层次揭示灸法温补作用的科学内涵。项目创新点如下:1.首次综合文献挖掘、临床评价、生物学基础研究--初步确证艾灸温补作用的临床适应证以艾灸温补作用为切入点,围绕艾灸温补作用的主要适应证进行文献评价、临床评价、生物学基础研究,最后确证了艾灸温补作用的主要适应证为:虚、寒、瘀、痰。建立了艾灸温补效应的文献评价方法,构建了灸法文献数据库。2.首次总结归纳出艾灸温补效应的基本特点--条件性、持续性、差异性、程度性条件性:是指人体机能状态、疾病性质是决定艾灸温补效应的前提条件。程度性:指艾灸量效关系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灸量的程度性。差异性:指不同灸法、灸量、灸程产生的温补效应具有差异性。持续性:证实了艾灸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艾灸温补四性的临床指导意义:针对不同病症选取---适宜灸法;最佳灸效的产生取决于---合理灸时;维持最佳灸效取决于---合理灸程。3.初步阐明了艾灸温补效应作用机制及调节途径--局部始动、调节通路、效应器官响应围绕“艾灸的温热刺激具有温补作用”,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从效应物质、代谢功能、调节途径,初步阐明了艾灸温补效应的作用机制为:艾灸激活穴位(局部始动),推动气血运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通路),调节脏腑功能(效应器官响应)。4.首次提出构建“艾灸温补理论”体系—以温达补、以温促运、以温重建提出构建“艾灸温补理论”:艾灸温补,既指出艾灸的刺激特点——温,又阐明了艾灸的作用特点——补。艾灸温补效应涵盖了温补脾胃、温阳补虚、温阳利水、温阳通脉、温阳消瘀、温补肾阳、温经散寒、温经通络等。艾灸温补的适应病症为寒、虚、瘀、痰。艾灸的温补核心机制是“以温达补、以温促运、以温重建”。艾灸温补效应规律特点是条件性、持续性、差异性、程度性。本项目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75篇,其中SCI收录6篇;参加国际会议大会发言3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6项专利;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7名,其中获得省优博论文2篇,省级大学生创新成果3个;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中青年科研队伍。医院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并应用到正在开展的针灸临床研究中,较大地提升了针灸临床研究水平和质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全部完成人常小荣,严洁,刘密,易受乡,岳增辉,王小娟,林亚平,郁保生,刘未艾,彭亮

欢迎订阅我们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bzbk/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