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夏季开车莫贪凉,当心空调一氧化碳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16-11-28 19:48:20   点击数:
  

5月28日下午16时左右,福建省泉州市高速交警二大队二中队民警接到报警称,在泉三高速永春出入口往三明方向路段,有一辆香槟色雪铁龙停在紧急停车带上,略微刮擦护栏。民警到达现场一看,该车既没有打双闪,也没有设置任何的故障标志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图解:事故现场

图解:事故现场

民警带着疑问上前查看情况,这才发现车内有三名男子,驾驶员趴在副座乘员身上,地上有呕吐物,疑似醉驾,后座乘员眼睛虽然是睁开的,但是任凭民警拍打车窗,均无反应,显然已经失去意识。民警立即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请求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当时天气比较闷热,为车内人员发生窒息危险,救援人员赶到后,先是合力把车窗敲破,将昏迷的三人救出。

但令民警困惑的是,车里没有酒气,排除了酒驾。会不会是毒驾?但在车上也没找到任何可疑的物品。“3人主要是一氧化碳中毒,要不是及时把窗口敲开,让空气流通进去,后果不堪设想。”医院的急救医生的一句话解开了谜团,那他们又为何会一氧化碳中毒呢?

经民警调查了解,三人乘坐的闽C牌小型汽车,前几日曾到修理厂维修空调,疑似没有维修好,气体倒灌,且因天气闷热,三人紧闭车窗,才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还好在意识模糊时,驾驶员及时把车辆停靠在紧急停车带,事故才没有进一步升级,目前3人已经脱离生命危险。(来源:人民网)

小编温馨提示:开车不宜长时间开空调

装有空调器的车辆,密封性能较好。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待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倦怠的感觉,记忆力也会减退,那是因为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而且长时间的开内循环。空气在封闭空间内循环,车内含氧量会不断下降,而且如果汽缸中的汽油燃烧不完全,发动机未燃烧尽的一氧化碳可能漏进车厢内,车内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应该开一会儿内循环,再开一会儿外循环,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车内氧气急剧减少。因此,应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

另外夏季开车还应该注意这些:

已经进入夏季,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个别驾驶员的脾气也变得浮躁起来,夏天是交通事故多发的季节。有研究发现,约有4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气象条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约有13%与气象条件有关,仅次于疲劳和瞌睡。在气温高于23℃时,司机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的时间,要比在23℃时增加0.3秒,事故发生率要比凉爽天气时高出50%到80%。所以司机在夏季驾车要特别防范安全隐患,做到安全行车。近日几位驾龄较长的老司机总结了一些夏季驾车应该注意的事项,归纳为8项。

1、选择合适的墨镜

夏季柏油路面暴晒易产生“虚光”,需要仔细辨别,正确判断,以保证行车安全,因此选择合适的墨镜尤其重要。注意墨镜颜色过深会延迟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会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司机作出错误的判断。有研究表明,当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前进时,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所以切记不要选择颜色过深的墨镜。

2、不要疲劳驾驶

夏日温度高,容易疲劳、打瞌睡。因此,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证精力充沛。行车中如果感到困倦,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儿,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

3、防止汽车自燃

出行前一定要检查一下车辆的高、低压线路是否短路或老化,插头是否松动,蓄电池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状态,油路是否有漏油等。在车内配备灭火器,并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以防意外。

4、经常检查汽车轮胎的气压

夏天路面的温度很高,高速行驶或者长途行驶,胎压上升很快,容易引发爆胎。为了安全,请您经常停车降压。

5、格外小心行人

天热时,人们喜欢打伞遮阳,而为了遮住阳光,伞的高度一般都比较低,挡住持伞人的视线。因此,开车时,特别是超车、拐弯时,一定要格外小心。

6、切忌穿拖鞋驾车

穿着拖鞋开车如果发生紧急情况,踩油门或刹车拖鞋不跟脚,很有可能因此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

7、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

盛夏热浪滚滚,有些司机有抽烟解乏的习惯。点燃香烟后一般也会顺手把气体打火机放在仪表台上。这样做非常危险。一次性打火机盛装液态气体的塑料容器,在40摄氏度以上时,气体会受热膨胀。塑料壳体会因受热而发生爆炸。虽然气体打火机的爆炸威力不大,但在车内和一些油料、易燃物等放在一起时,一旦发生爆炸,很容易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司机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再说,行车时抽烟也是不允许的。(来源:综合网络)









































中药治白癜风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出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tjyy/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