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去年冬天雾霾重,爷爷煤气中毒,幸亏发现及时治疗得当,无大碍。我过年回家探亲发现较前判若两人,非常痛心,遂每天去给爷爷针灸治疗,共五次,大有起色,这是我妹妹随行记录医案,我加以润色,以飨诸位,并祝愿爷爷及各位朋友的老人家康健。
主诉:全身无力膝盖酸痛头部昏沉1月半。
现病史:11月一氧化碳中毒,医院进行高压氧等治疗半月余,初期行走尚可,但一个半月前出现全身无力,起坐行走尤甚,步态蹒跚,需执杖而行,膝盖酸痛,言低声微,饮食如常,二便可,睡眠好,意识清,四肢活动尚可,体重较之前无明显变化。
望诊:头倾视深,皮肉脱垂,唇色正常。大椎隆起明显。
舌诊:伸舌短绌,舌质紫暗,舌苔厚腻偏黄,舌根黄,舌干不渴,饮水正常,舌下络怒张,舌体正无纤颤。
触诊:上腹部拘挛上提隆起,皮温尚可,脐周凉,轻压即有疼痛,上部尤其明显。手脚凉但不过腕踝。
脉诊:一息四至,来疾去徐后继无力,上冲入鱼际,寸关浮滑无力,尺沉滑无力,形如倒立的不倒翁,偶有早搏。
症状分析:
症状分析:患者平素体健,自己生活甚有规律,但85岁高龄,又经历了一氧化碳中毒这一大劫,元气内伤,中气不足,表现为全身无力,言低声微。"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幸亏胃口如常,能够摄入足量的营养物质,但是脾胃虚弱,能受承却无力运化,使得后天之精生成减少。之所以膝盖酸痛是因为形体力学结构改变,老人cm体重斤,弯腰驼背,使上半身的重量都压在膝盖上,膝盖不堪重负,所以酸痛。“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上腹部紧缩上提是元气未下达,聚积中焦导致肌肉紧缩。"脉反四时,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冬季脉应沉,此脉反浮,"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
中医诊断:虚损,肾气不衡。
西医诊断: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
治则:斡旋中焦,元气下达。
治法:针刺为主,艾灸辅之。1.仰卧位针刺取穴:百会,上廉泉,下腕,建里,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艾灸神阙。留针期间,太溪不时跳动,患者小憩,整天左腿跳动过三次,此为经气发动之象。2.坐位针刺取穴:风府,风池,大椎,大杼艾灸大椎坐位针刺后,留针自由活动针灸之后继用补中益气汤。
前后对比:针刺第三天,自述膝盖疼减,头清醒,见腰背挺直,大椎部隆起消退,走路不用拐杖,头前倾幅度轻了很多,走路尚可,但是耐力不够,走20分钟左右需要坐下休息。舌体润,苔薄,舌下络怒张缓解。上腹部肌肉舒张,脐周温度升高,压痛缓解。脉缓,脉位退到鱼际以下,尺部脉起而力量增加。
新得:1.穴位是经络上的特殊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可入手的调治点。"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就是腧穴。可类比泉眼,位置可变,深浅可变,有靠手下感觉和看气下针的,不甚解,后续专门开一题详说,所以离经不离穴,治病不拘泥于穴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老年人要摆脱心理依赖,树立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利于摆脱拐杖,健步如飞。"针石者,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治病救人,首治精神,只有神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就是"神使",才可以"功立"。毕竟,病为本工为标,只有病人真心相信中医,对疾病积极乐观,再配合上针石才可以治好病。3.人身一小太极,可以向自然天地借力。春夏正为养阳之际,患者就特别喜欢在上午10点晒太阳,并且把它当做一项任务坚持了20多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10点来钟,正是平旦至日中,为阳中之阳。晒太阳可以壮阳气强筋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小麦色皮肤是身体健康的证明。4.以前背过十问歌,但不知道它的宝贵之处,走上临床才发现,即使是小小的问诊也学问极大,推荐新编十问歌,不知道该怎样问的按照顺序问就可以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