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每逢节假日,人们休息在家,就常常容易放松警惕。此时,或由于用气不安全,或由于关闭门窗造成室内通风不畅等原因,一氧化碳也开始化身隐形杀手,悄悄侵袭我们的生活。就在不久前的元旦,医院仅3天时间内就收治了39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而随着春节来临,医务人员又开始进入了紧张的备救状态。医生在此提醒广大居民,切记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事件回放:中毒多因通风不畅
年11月14日晚,租住潭中西路某小区的黄女士在洗澡时,4名室友则躺在床上休息。洗到一半时,她突然感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4名室友也出现不同程度症状。察觉到不对劲后,她挣扎着拨打了急救电话,后医生到达现场后判断5人为一氧化碳泄露导致的集体中毒。5人在医院行高压氧治疗后症状缓解并于第二天出院。
年1月1日凌晨零点刚过两分钟,医院呼吸内科石书艳医生就接到了急诊科送来的第一位患者。她赶紧给患者进行了病情检查,后确认20岁女性患者吴某为使用燃气洗澡不当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入院时已失去意识。因病情不能拖延,后该院高压氧科连夜单独开舱为吴某完成了吸氧治疗,因治疗及时病情好转于第二天即出院。
据高压氧科医生介绍,类似这样的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多数中毒者都是因为洗澡时紧闭门窗、通风不畅导致室内空气流动差,一氧化碳和废气堆积引起中毒。
医生提醒:一氧化碳中毒正处于高发期
据医院高压氧科数据统计,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都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尤其2月份是全年煤气中毒最多的月份,因此,此时段,做好通风防护措施尤为重要。据了解,该院每年接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至少例,最高时一天收治中毒者高达17人。为做好冬春季节一氧化碳中毒的医疗救治工作,年12月1日起,医院作为柳州市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救治4医院之一,已按要求进入为期4个月的紧张轮流值班备勤状态,值班时间连元旦、春节、元宵节都不例外。
知识解答:何谓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由于煤气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早期表现主要是剧烈头痛、呕吐、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该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持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放大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死亡率极高。
煤气中毒:我们该如何处理
平时在使用煤气用具或热水器洗澡时,应先注意检查煤气阀看是否有松动现象。洗澡时感到有头晕、胸闷症状时,要尽快打开门窗脱离现场。若感到全身乏力、不能站立,可在地上匍匐爬行,逃生呼救。进入中毒现场要注意做好防护,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后入室关闭煤气,禁止明火和开关电器及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随后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从中毒现场移到空气畅通的场所,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同时拨打电话求救。如患者有呕吐现象,要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对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防患未然:如何避免中毒
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做到三点,一是平时注意通风,把屋子南北朝向窗口打开,让空气形成对流。通风不只是打开排气扇那么简单,如果只开排气扇不开窗,室内没有新鲜空气流入同样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二是不要长时间使用热水器洗澡,老年人、女性、小孩洗澡时应控制时间。因为老年人体质差,对一氧化碳和缺氧耐受程度低,动作也不太灵活;而女性头发长、洗头麻烦,小孩则好玩水,待在浴室里时间会比较长。三是规范安装热水器,尽量避免将热水器安装在室内。要定期清理检查燃气具使用情况,避免出现煤气泄漏。对于居住在老旧小区条件较差的住户,或家庭人口较多及多人合住出租屋者,长时间轮流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也要尤为注意。只有提高安全用气意识,注意保持空气流通,煤气这个“杀手”才没有可乘之机。
医生提醒:煤气中毒要及时治疗
医生提醒,煤气中毒会引起多种后遗症,其中最常见的是迟发性脑病,会导致患者智力、记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或造成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危害性很大。所以发生煤气中毒后,医院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
目前治疗煤气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压氧,因为煤气中毒后,供氧非常重要,吸入氧浓度越高,血内一氧化碳分离越多,排出越快。而在高压氧环境下,一氧化碳排出会更快更彻底。医生提醒,如果遇到需要咨询或急救时,可拨打医院高压氧科或急诊科电话及时联系救治。
联系(医院高压氧科)2590、(医院急诊科)
来源:医院党办
院训
厚德精医 仁爱奉献
办院宗旨
生命至上 质量第一
服务理念
健康所系 服务所向
广西医院
策划:谢骁意
责任编辑:覃玉桑
副主编:刘丽丹
执行主编:覃江斌
主编:程达
技术支持:信息科
医院党委办公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