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氧化碳中毒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如不注意煤气管道的密闭和环境的通风等预防措施,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后,可产生急性中毒。中毒机制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窒息。
2.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一氧化碳(即煤气)中毒大多由于煤炉没有烟囱或烟囱闭塞不通,或因大风吹进烟囱,使煤气逆流入室,或因居室无通气设备所致。冶炼车间通风不好,发动机废气和火药爆炸都含大量一氧化碳。因此,在所有可能存在或生成一氧化碳的地方要保持通风良好。
3.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
(1)轻度中毒。患者有剧烈的头痛(遍及全头)、头晕、心悸、口唇黏膜呈樱桃红色、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谵妄、幻觉、抽搐等。
(2)中度中毒。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昏迷、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呼吸、血压、脉搏有改变。
(3)重度中毒。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患者可呈去大脑皮质状态:患者可以睁眼但无意识,不语、不动、不主动进食和大小便,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肌张力增强,常有脑水肿,呼吸衰竭,肺水肿,上消化道出血。
(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①精神意识障碍:呈现痴呆木僵,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质状态。②锥体外系精神状态:由于基底神经节和苍白球损害出现表情淡漠、四肢肌张力增强,前冲步态。③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大小便失禁。④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
4.一氧化碳中毒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辨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多尿、头痛、嗜睡、呼吸加深加快,呼气中有丙酮味(烂苹果味)。
5.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措施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立即打开门窗,并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脱离中毒现场后需注意保暖。昏迷初期可针刺人中、少商、十宣、涌泉等穴位,有助于患者苏醒。对呼吸困难者,应立即进行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抢救。
有条件者应对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立即给吸入高浓度氧。必要时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重度病人见效快,副作用少,为首选。
1.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采血前应向病人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如遇个别病人采血后发生眩晕,可让其平卧休息片刻。
2.脑电图检查有轻至高度弥漫性异常,检查前将患者头部清洗干净,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配合医生做睁眼及闭眼动作,同时勿移动身体。
改善脑血流循环及脑代谢药物
1.细胞色素C①作用:细胞呼吸激动药,它是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中的一种以铁卟啉为辅基的蛋白质,它负责传递电子的作用,是细胞呼吸不可少的物质。②副作用: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
2.辅酶类药①作用:改善机体代谢。②副作用:头晕、头胀、胸闷、低血压等。③常用制剂:三磷腺苷、辅酶A。
高压氧疗法:
1.意义在高压氧下可迅速地、多倍地提高血氧张力和血氧含量。高压氧下肺泡氧分压增高,可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促进一氧化碳的清除。
2.注意事项
(1)治疗前,患者需经专业医生检查,确定是否适宜高压氧治疗,并确定治疗方案。
(2)注意防火防爆。
(3)入舱前,不可擦头油和化妆品,避免过多饮水或空腹,并先排出大小便。
(4)高压氧舱需处在正常状态下方可使用。
(5)患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了解供氧装置、通讯联络的使用和张开咽鼓管的方法。
1.饮食规律,避免过饥或过饱。
2.保证糖类和蛋白质,提倡食用瘦肉、鸡肉和大豆等。
3.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但摄入要合理,不宜过多过粗。提倡多食用新鲜蔬菜、燕麦等食物。
4.注意维生素的平衡补充,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油菜、果仁等。
5.注意各种矿物质的补充,多进食芝麻、虾皮、花生仁等。
6.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1.搞好安全卫生宣传,防止生活中的中毒,加强劳动保护。
2.适量运动,不宜过劳,保证充分休息。
3.定期体检,防止迟发性脑病发生。如果愈后2个月内出现表情淡漠、突然失语失明、大小便失禁应立即就医。
4.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患者的沟通,宽慰患者安心治疗,增强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