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的中毒与急救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16-9-30 15:53:12   点击数: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中毒表现

1.轻型

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2.中型

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3.重型

发现时间过晚,吸入CO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中毒后急救

1.救治原则

一般处理呼吸新鲜空气;保温;吸氧;呼吸微弱或停止呼吸的患者,必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现场急救措施

a)迅速把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场所;

b)要使被救者呼吸道通畅,事先要解开衣领平躺,清除口、鼻内的污物;

c)让被救者仰卧,颈下垫高,使头后仰,口张开;

d)救护者深呼吸一口气后,对准被救者的口用手捏住被救者的鼻孔,进行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每分钟内吹气次数为16—18次;

e)气吹入后,如果被救的胸廓略有隆起,则为成功,如果没有反应,则应检查被救的呼吸道是否畅通,或者吹气是否得当等;

f)同时联系当班班长、车间领导、技术员,拨打求助。

现场CO存在区域

变换区域、甲醇洗区域、分子筛冷箱区域、合成区域

预防措施

1.进入现场必须两人一组并佩带四合一检测仪,检测仪在CO浓度超标报警时人员必须立刻撤离毒区,随后根据四合一检测仪的指示查找泄漏点,若泄漏点较大,必须佩带隔离式防毒面具方可进入毒区,主控查看有毒有害检测电脑上有无报警指示。

2.家里室内用煤气时应有安全设置(如烟囱、小通气窗、风斗等),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有无泄漏情况,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3.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这两种热水器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不使用超期服役热水器;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冲凉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冲凉时间不要过长。

4.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白癜风应如何治疗
白癜风应注意些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zdwh/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