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把儿童铅中毒再次拉回公众的视线中。
小龙(化名)是个4岁的小男孩,父母从他出生开始就一直在外打工,小龙从小便由奶奶抚养。
爸爸妈妈觉得亏欠儿子,奶奶也觉得小龙很可怜,所以一家人都很疼小龙,基本都会尽量满足小龙的各种需求。
小龙特别爱吃罐头,奶奶就买了很多瓶放在家的冰箱里,爸妈知道小龙爱吃罐头之后在网上买了好几箱寄回去。
大家都觉得罐头里面是水果,不会有什么坏处,就任由小龙吃。
小龙吃了很多罐头之后突然发烧不退、咳嗽、呕吐等症状,奶医院。
最后经过医生抢救,小龙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此次因罐头导致的铅中毒导致小龙的智力发育终止,也就是说,小龙以后只能傻呆的生活下去。
父母肯定没想到给孩子吃罐头会造成智力发育终止这样严重的后果,但是悲剧已经发生,也提醒各位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预防生活中的铅中毒。
为什么相较成年人,
孩子更容易铅中毒
相比于成年人来说,孩子更容易成为铅中毒的受害者,原因有:
1.孩子的身高刚好处于汽车尾气排放的高度。
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汞铅、一氧化碳等对人体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毒素,孩子吸收了汽车尾气很容易引起中毒。
2.很多孩子有把手放进嘴里的习惯。
很多孩子玩玩具或者出去玩耍回来不洗手,有些孩子还喜欢把手放进嘴里含着,这个习惯会造成孩子容易吸收过多的铅,因为孩子体内大量的铅都是通过手和嘴进入身体内的。
3.孩子对铅的吸收率更高
人体对铅的吸收率会在胃排空的状态下大幅度地增加。孩子相比于成年人而言,其机体代谢更加旺盛,因此胃排空的更快。
成年人消化道对于铅的吸收率为5%-10%,而孩子对铅的吸收率能达到42%-53%,并且铅在孩子呼吸道的吸收率也比成年人高出大概7倍以上。
在进入身体之后,铅在孩子体内的流动性也比成年人更大,且更容易流到血液和组织器官和骨骼当中,从而导致血铅超标,甚至引起铅中毒。
一旦铅进入孩子骨骼中,就很难排出体外,经过20-30年也只能排出一半,虽然医生可以通过用药促进细胞中的铅排除血液,最后经肾脏排出,但这个过程仍然是非常漫长的。
孩子血铅超标的常见症状
当铅含量超过60微克/升时,孩子会出现如下的症状:
头晕,头痛,晕车,烦躁不安,易怒、情绪不稳定,没精神,易打瞌睡,口腔异味,口唇苍白,齿龈有铅线,龋齿,地图舌。
食欲不振,偏食,异食,有咬吃异物(玩具、指甲、手指)的习惯,腹痛,腹泻,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反反复复地发烧、感冒,免疫功能低,体弱多病,易咳嗽和呼吸道感染。
当血铅含量继续上升,孩子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将会受到伤害,表现为:
智力下降,身高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手脚无力、麻木,反应迟钝,笨手笨脚,肢体运动不协调,膝关节疼痛,掌纹苍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多动,学习成绩下降。
铅中毒对大脑伤害会非常严重,会引起孩子贫血,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导致孩子智力下降,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会影响孩子认知功能。
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智力发育终止,并且这种影响和后果难以逆转,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
警惕身边的铅炸弹
铅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
1.住房
新装修的房子里可能使用了伪劣油漆或是涂料装饰材料,这些材料含铅量超标。老旧的房子里有含铅的涂料,涂料老化脱落,很容易被孩子吸收摄入。
居住在含铅等重金属类的化工厂附近,铅污染通过空气、水源、土壤等方式进入人的体内。
2.日常用品
孩子常接触的日常用品比如铅笔、水彩笔、蜡笔、涂改笔,或者颜色亮艳的劣质玩具,老式的陶瓷器具、彩色玻璃餐具、首饰等可能使用了含铅的颜料。
另外,化妆品、电池、药品等家庭日常用品也可能含铅。
3.食品
经常使用可能含铅的食品,比如松花蛋,在制作的过程中含有氧化铅,传统方式制作的爆米花,用锡焊的铁皮罐头或来源不明的劣质罐头等。
如何预防孩子铅中毒
因为铅一旦被人体摄入很难排出,且铅中毒造成的影响几乎不可逆转,所以预防铅中毒就显得尤为重要。
1.注意卫生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接触食物之前,因为很多铅都是通过手和嘴进入体内的。
经常修剪指甲,因为指甲缝很容易藏匿铅尘。
对于含铅的铅笔、水彩笔、蜡笔、涂改笔等,不要让孩子用嘴咬。经常清洗孩子的玩具和其他有可能被孩子放到手中的物品。
外出时让孩子戴上口罩,因为孩子身高与汽车排气管的高度相当,孩子更容易遭受铅中毒的危害。或者抱着孩子、给孩子选择高景观婴儿车。
2.排查家中的含铅涂料和用品
检查自己家里是否有含铅的涂料、油漆,如果有就赶紧清理更换,另外,尽量不要住在化工厂的周围。
尽量避免使用颜色艳丽的陶瓷器具和劣质的玩具。避免孩子接触含铅化妆品、电池和药品等。
3.注意饮食,科学喂养
让孩子少吃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铅量较高的食物,少吃罐头食品、饮料。
保证孩子钙、铁、锌等矿物质的摄入,让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不仅对铅的吸收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排铅的功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