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冷空气肆虐
不少人在家中使用煤气、天然气取暖
殊不知,藏在冬天里的“杀手”
一氧化碳
每年冬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频发,主要原因还是群众没有引起重视,缺乏相关安全意识。
那么,在冬天如何做到既保暖又杜绝安全隐患呢?
小编找了一些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知识
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指: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一氧化碳吸收进入血液后,与血中红细胞结合,使红细胞不能再与氧气结合,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从而使人体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首先受累产生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中毒。
哪些情况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1、直接使用桶、盆取暖;
2、煤炉内压得过满,煤炭燃烧不充分;
3、烟囱堵塞或封闭不严;
4、降雪、大风、浓雾和气温回升时,室外气压低及室内外温差小,烟气扩散受阻和倒灌;
5、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热水器淋浴时,排气不畅等情况,都极易导致室内一氧化碳浓度骤增,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者会有哪些表现
轻度中毒的症状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站立下稳,有短暂的意识模糊等。
中度中毒症状:除在轻度中毒的症状上加重外,颜面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步态蹒跚,嗜睡,甚至昏迷。
重度中毒的症状:除昏迷外,主要表现有各种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口唇苍白或紫绀,大汗,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瞳孔缩小、不等大或扩大;呼吸浅表或出现潮式呼吸。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休克、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等。
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应注意热水器或煤气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注意检查连接煤气灶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防止漏气。自动点火的煤气连续点火未燃烧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放散后再点火。
2.使用热水器、煤气灶具之前应闻闻有无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在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洗浴时间避免过长,不超过20分钟。
3.居室内用煤火炉要安装烟道密闭完全的烟囱,用炭火盆取暖时要注意空气流通。
4.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时立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如果身边的人发生煤气中毒时,一定要及时将中毒者抬离现场,将其放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平躺休息,注意保暖和保持呼吸道通畅。中毒较轻者可喝少量醋或酸菜水,医院抢救。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要让患者保持侧卧,防止发生呕吐而窒息。
愿您珍惜生命,牢记这份安全知识!
图文:罗鑫/谷虹
编辑:谷虹
审核:胡午阳
教字垭镇人民政府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