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引多次,H因子,全球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21-3-23 6:42:48   点击数:
  教授简介郭玉国,中科院化学所二级研究员,国科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能量密度纳米固态金属锂电池研究”首席科学家。担任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委员和“化学电源”分会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和副秘书长等多个学术职务。一直从事能源电化学与纳米材料的交叉研究,在NatureMater.、NatureEnergy、NatureCommun.、ScienceAdv.、Acc.Chem.Res.、J.Am.Chem.Soc.、Angew.Chem.Int.Ed.、Adv.Mater.、Adv.EnergyMater.、Chem、Joule、EnergyEnviron.Sci.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有40多篇发表在IF0的期刊上,他引40多次,h-index指数=07。-连续六年被ClarivateAnalytics(原汤森路透)评选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前担任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副主编,EnergyStorageMaterials、NanoResearch、ChemElectroChem、SolidStateIonics、ChemNanoMat、ScientificReports等多个期刊编委。曾获奖项不完全统计:国际能量存储与创新联盟YoungCareerAward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奖()、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卓越研究奖()、国际电化学委员会ISETajima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杰出青年化学家奖()、中国电化学会青年奖(2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TechnologyReview》“全球杰出青年创新家TR35”(20)等。顶刊汇总No-Number-0Adv.Mater.:钠离子电池的高效正极钠补偿钠离子电池由于其价格低廉、钠源丰富等优势,在大规模固定式储能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硬碳负极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形成过程中,正极的钠离子不可逆消耗严重影响了钠离子全电池(SIFCs)的电化学性能。在此,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具有mAhg-的高理论比容量和高达99%容量利用率的高效正极钠补偿剂草酸钠(Na2C2O4)。通过调节具有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导电添加剂,将Na2C2O4的氧化电位从4.4降至3.97V,成功地实现了Na2C2O4作为牺牲钠物种,并分析了相应的氧化电位调控机理。电化学结果表明,在以硬碳负极和P2-Na2/3Ni/3Mn/3Ti/3O2正极为基础,以Na2C2O4为钠贮存器以补偿SEI形成过程中钠损失的全电池,在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从63%提高到85%,能量密度由29.2提高到72.6Whkg?。这项工作为促进SIFCs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High-EfficiencyCathodeSodiumCompensationforSodium-IonBatteries.Adv.Mater..DOI:0./adma.2049.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zztx/1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