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世界远比已知的大
——读海尔蒙特
人物故事
年1月12日,扬·巴普蒂斯塔·范·海尔蒙特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条件优渥的贵族家庭。有钱人的生活总是那么枯燥,少时的海尔蒙特喜欢烧书玩,跟始皇帝有着相同的癖好。海尔蒙特家太富有了,别说烧书了,就是烧了图书馆都能重建!他也确实烧过自家的图书馆。
为什么海尔蒙特不喜欢读书呢?因为他不知道读书的意义,为何读书。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是为了改变命运,但海尔蒙特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要他改变命运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一直到19岁,不爱读书的海尔蒙特不曾为他家巨幅墙壁添过一张奖状。比利时海淀区的名师们收完补课费后,只得摇摇头笑称他为“奖状的绝缘体”。那时的海尔蒙特很丧,他常到森林里独自饮泣,骂自己是无用的“木炭”!也许海尔蒙特不知道,木炭用来烤火锅,别有一番风味
掌管命运的大神跟逗叔一样,急于告诉海尔蒙特:“木炭”并非一无是处。
不久之后,海尔蒙特在外闲逛时,看到金碧士所著的《效法基督》,突然像打开了天灵盖——如羊村村长一般,头上长草啦。烧书达人竟然被一本书改变人生,生命真的很奇妙哦!辣么,书中到底写了点啥?《效法基督》一书主要讲了关于信仰的问题,写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海尔蒙特之所以会活得迷茫无助,就是因为心中缺乏信仰。这下好了,缺啥补啥。其中一句大补话:“最高深和最有益的学问,就是对自己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生活有了方向,海尔蒙特开始静下心来读书,追求自己的信仰。他阅读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文集后,将兴趣转向医学。在海尔蒙特31岁时,拿到了第一张毕业证书!
毕业后,虽然海尔蒙特具备了医师资格,但他却没有从医,而是到维伏迪小城去研究化学。
在不厌其烦的上千次实验后,他发现了“质量不灭定律”,首先提出了“酸碱中和生成水”,还发明了"gas"一词,区分不同的气体和空气。
自然,海尔蒙特的化学研究中,处处可见医学的影响。他断定,当时被人们认为是仙丹的汞会产生剧毒,致人死命;他抽取胃液,发现用碱性物质中和,可以治疗胃酸过多;他用尿酸与钙作用产生白色结晶,模拟人体内肾结石、胆结石的形成……
海尔蒙特虽然没有亲手治疗过一个病人,但他却用化学的方法去了解生理构造,进而提出医治方法,为医学的发展指明了科学而正确的道路。
然而,太过超前的海尔蒙特像许多划时代的大师一样,并没能得到同时代的掌声。当时人们都认为,用化学来解释生物生理反应,纯属无稽之谈。
幸好,此时有一位公主,骑着白马来到了海尔蒙特面前,她的名字叫兰丝特。这位比利时最有权势公爵家的千金,力排众议,到贫民区嫁给了海尔蒙特。兰丝特公主图的是啥?
后来人们才知道,夫妇俩会在黑夜中骑马把钱袋送到穷人家。原来,公主是想找一位黑夜骑士,玩送钱游戏!估摸着俩人乐呵呵地玩着撒钱游戏,然后像佐罗一样留下标记:佐罗画“Z”,他们画“十字架”,背地里都笑开了花。
所以,才会有后来海尔蒙特的感慨:“我一生都要感谢上帝,因为他赐给我一位敬虔又高贵的女孩为妻。”
海尔蒙特从他著名的柳树实验中,想到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供给植物生长的另一个物质。秉承从小喜欢烧东西的作风,他继续以燃烧木头研究二氧化碳。年12月30日,位于贫民区的实验室内,海尔蒙特不幸中毒身亡:不是死于二氧化碳,而是死于他不了解的另一种足以致命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科学的道路艰辛而漫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追求,甚至付出生命。海尔蒙特生前还因“借助化学哲学在世上传播黑暗”被捕入狱4天,一直被软禁到年。去世后两年,才被平反。
有所思有所悟
刘微:海尔蒙特年少之时也曾骂自己是无用的木炭,但是木炭并非一无是处。在《效法基督》一书的影响之下,烧书达人海尔蒙特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向,开始追求自己的信仰。可当他具备了医师资格时,他却没有从医,而是到维伏迪小城去研究化学。自然,海尔蒙特的化学研究中处处可见医学的影响。海尔蒙特虽然没有亲手治疗过一个病人,但他却用化学的方法去了解生理构造。进而提出医治方法。为医学的发展指明了科学而正确的道路。即便超时代的他并没有得到同时代的掌声。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未知的世界远比已知的大,所以当我们运用已知的知识去攀登新高峰的时候,应该向那些为科学献身的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
赵寻舒:这世界上的生存,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绝不能用自己家境的贫富来决定自己的努力程度。穷人靠知识改变命运,如果没有文化,乞丐的儿子依然只会捡垃圾,有了文化就不一样了,或许乞丐的儿子就知道什么样的垃圾更值钱,或者去哪里捡垃圾更有收获,当然也不只是能捡垃圾了。富人则更需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头脑,不是只将眼睛看向自己目光所及之处,不满足于当下现有的知识,不满足于遵循前人探索到的路,目光之外的才是应该探索的地方。未知的世界远比已知的大,这也是我们一直进行医学实验的原因,更深更远的未知世界里,寄存着千万患者的性命。
刘婷:海尔蒙特身为生物化学之父,他一开始就选择了一种滚烫的人生。我想成功的道路上他一定有孤独过,哭泣过,但极致的幸福,存在于孤独的深海。上帝看到了这块木炭并引他发光发热。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而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像海尔蒙特他就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他用一生奉献对科学的虔诚,他的火烧出了另一个春天。而我身为一个医学生,对他的崇敬又多了几分。我想,我们就该如孩子般诚恳地去探索未知,谦逊地接受各种苦乐。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没有随波逐流的理由。在无常的生命中,勇敢会比胆怯而佯装成熟更有别样的收获。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对未知保持勇敢与好奇心,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何梓溢:海尔蒙特拥有传奇的一生。他似乎从未向任何人屈服,小时候不爱读书就不读书,甚至烧书,因为他不知道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然后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书籍——《效法基督》,他说过:“最高深和最有益的学问,就是对自己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终于静下心来念书并得到了医师资格证。然后他又发现,化学是开启医学的一道门,就潜下心来做实验,有了柳树实验、木炭实验、尿道结石实验......他的实验没有带给他任何掌声,只有排山倒海的反对,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内心,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任何人都应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坚持自己的理想。海尔蒙特信靠耶稣,所以他研究柳树实验印证圣经创世纪第一章。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与理想,那么他有的仅仅是一副空壳,他找寻不到自己的目标在那里,最后也只会是碌碌无为的一生。当我们有了信仰与理想,我们就会有前进的方向,不会感觉到空虚与无措。坚定自己的理想,拥有清晰的目标,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希望通过你的努力
能在世界上留下厉害的痕迹
资料整理者:赵寻舒、刘微、刘婷、何梓溢
图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