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听到解毒这个词,很多养殖户都有疑问,解毒到底是解毒什么,为什么要解毒,如何解毒,消毒以后一定要解毒吗?在养殖过程中,什么情况下需要解毒,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解毒的问题。
一、什么是解毒意思是对池塘的有毒物质进行降解的过程,一般针对的是池塘当中有毒有害物质,比如:藻毒素、药物残留、重金属、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解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池塘环境,让鱼虾更好的生存!当然很多时候,比如水体恶化或者底质败坏十分严重之时,单靠解毒所取得效果是有限的,必须配合其他措施哦,比如泼洒微生态制剂,改善底部环境等工作。二、为什么要解毒池塘中的毒素对养殖品种的危害都是很大的,比如用含氯消毒剂以后池塘的余氯会对虾苗的生长造成很大的毒性,有些池塘中的重金属比如铜离子,锌离子对养殖品种的血红蛋白有很大毒性,氨氮直接腐蚀对虾的腮部,亚硝酸会造成养殖品种生理性缺氧,硫化氢是养殖对虾中的剧毒物质,这些毒素如果不去除,会对整个养殖系统造成极大伤害,因此必须要解毒。三、池塘养殖水体解毒的具体措施1、定期改底:降解有机污染物,消除产毒根源;定期使用芽孢杆菌、光合菌等有益菌,在使用有益活菌时使用红糖发酵等(或直接使用我们的超能芽孢和EM原菌种,提高水体碳元素,保持有益菌群。有益活菌类能有效分解有机污染物,消除产毒根源;同时,提高有益菌群,能有效抑制“弧菌”等病原菌的繁殖,保持水环境持续健康。定期使用底改(如:生态修复师(泡腾片)等),氧化底层有机物,减少底层耗氧,消除产毒和病原菌繁殖的根源。
2、定期解毒、排毒:
池塘解毒:定期泼洒有机酸类(如:超能解毒灵
),消除或缓解养殖动物慢性中毒现象,增强养殖动物活力。同时还能有效的降解池塘中使用消毒剂、杀虫剂、杀青苔药、农药等因使用不当引起的毒性和池塘底部积累的毒素,能及时修复水生动物因碱度过高损坏再生功能。
排毒:饲料中添加多维、五黄精华液等中草药制剂(或直接使用金肝利胆拌料投喂,),增强肝脏功能,增强肝脏排毒功能;预防治疗白肝,肝肿大,花肝绿胆等病情,从而提高鱼虾活力,提高抵抗力。
3、稳定藻相:
保持藻类活力,防止倒藻,活化水质,稳定藻相。稳定良好的水质,可提供充足的溶氧,同时为鱼虾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一旦出现藻类大量死亡等倒藻现象,及时换水,减少鱼虾摄食死藻,造成藻毒素中毒;同时使用“腐植酸钠”一类的产品进行解毒。(腐植酸钠类能有效吸附死藻的有机物,有效减少藻毒素对鱼虾的危害,同时补充部分微量元素及碳源,在倒藻后使用,效果更佳)养殖过程中,科学合理肥水、追肥;不过量使用肥水产品,少用或不使用化肥类;定期使用芽孢杆菌、超能EM菌种等有益菌,保持水质稳定。
4、及时处理出现的有毒藻类和有害微生物(如弧菌等),消除隐患。及时处理出现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降低养殖池塘的重金属含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促进水生动物快速健康生长。5、氧化水体:提高溶氧,氧化有毒物质,从而提高池塘自净力、提高池塘生态解毒能力。定期使用“生物底改:生态修复师”等生物底改,改善水体及底层有毒物质。
6、慎用刺激性大、副作用大的消毒剂、杀虫药、抗生素,不依赖抗生素预防疾病。7、保护养殖动物肝胰脏和肠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减少养殖动物应激,保护养殖动物免受缺氧和中毒的伤害。当池塘养殖水体中水质出现问题时,应找到引发问题根源,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解毒措施进行处理,调节水质,避免水生动物因中毒引发病变。
四、常见的解毒产品1、有机酸类:水产养殖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解毒药品,一般来说酸含量越高,解毒效果越好,对于重金属,氨氮毒性,亚硝酸毒性很好的降解作用。2、维生素c:主要针对水生动物体内解毒,包括摄入体内的毒素。维生素通过将有毒物质代谢转换成无毒物质或者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实现了解毒的目的。同时维生素c有增强体质的功能,是水产养殖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药品,不过维生素c属于强氧化剂,在水体当中不稳定,因此我们需要选用稳定性高的维生素c。3、腐植酸钠:主要针对水体当中重金属毒素的解毒,腐植酸钠具有很强吸附、离子交换、络合、螯合的能力,同时也有净化水质的功效。4、硫代硫酸钠: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有解除重金属、余氯毒性的作用。它与腐植酸钠一样,不适合与有机酸一起使用。5、过硫酸氢钾:主要是针对池塘中的藻毒素,硫化氢,菊酯类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解毒。6、EDTA:主要是针对池塘中的重金属有很好解毒效果。养殖户朋友在选择解毒产品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盲目,没有一种解毒产品可以解除所有的毒性,解毒也不是一定要在使用消毒产品以后才进行解毒,天气骤变,池塘水质恶化时都可以进行解毒,保持水质的清爽,解毒一定要正确的使用药品。应该先计算好池塘的面积、水深等数据,正确使用足量的药品,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学习水产养殖技术、咨询疾病难题、更多控制养殖成本提高综合收益的方法,欢迎添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