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21-4-29 14:57:43 点击数: 次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20.html测试题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时间:90分钟满分:分相对原子质量:Mg-24,Fe-56,H-1,S-32,O-1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叙述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A.铁有良好的延展性B.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D.铁容易传热导电2.电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因为钨()A.导电性好B.硬度适中,易造型C.熔点高,不易熔化D.有金属光泽3.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4.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A.Mn+2HCl==MnC12+H2↑B.Mg+MnSO4==MgSO4+MnC.Mn+Cu(NO3)2==Mn(NO3)2+CuD.Fe+MnSO4==FeSO4+Mn5.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B.四氧化三铁C.青铜D.锰钢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铁质容器来配制和盛装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的农药)B.钢铁制品表面一旦生成了红棕色的铁锈,可阻止铁进一步氧化C.清洁铝制品时,宜用砂纸打磨其表面,使其恢复金属光泽、光洁如初D.白铁皮(镀锌铁)比铁皮耐腐蚀7.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被称为“双吸收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收剂”的是()A.碳粉B.铁粉C.氯化钙D.生石灰8.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B.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C.古代的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9.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10.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8-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D.产生H2的速率N>M11.有X、Y、Z三种金属,它们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反应:Y+X(NO3)2==X+Y(NO3)2,X+Z(NO3)2==Z+X(NO3)2。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B.XyzC.YXZD.XZY12.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及应用不正确的是()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B.根据金属的熔点数据表,判断金属的导电性强弱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D.根据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13.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图8-3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A.金属的活动性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延展性D.地壳中金属元素14.有关2CuO+C2Cu+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uO具有氧化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15.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①和④B.①和②C.②和③D.③和④二、填空与简答题(共39分)16.(5分)填写下列金属的元素符号: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用于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是______________;温度计中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导电性仅次于银,常用于做导线的是___________;家用热水瓶内胆壁上的银白色金属是___________。17.(3分)生铁与钢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不同。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捶打,转化为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5分)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______________Cu。(用“>”、“<”填空)(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19.(6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应用中使用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使用金、银和铜等制作奖牌②使用纯羊毛和聚酯纤维制作“福娃”③使用新型钢材建造“鸟巢”④使用聚氟乙烯制造“水立方”外层膜(3)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尤为重要。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20.(8分)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图8-4是某“取暖片”外包装的图片。该“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①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②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A.Fe和CuSO4溶液B.Mg和MnSO4溶液C.Mn和FeSO4溶液①写出Fe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Mn、Fe、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_。21.(8分)A是常见金属单质,B、C是非金属单质,且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乙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明)。(1)推断C、甲、乙的化学式为:C__________,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除了具有放出热量多,原料不受限制的优点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22.(4分)在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上述过程中所发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三、实验探究题(共19分)23.(8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____(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金属铁锰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结论活动性铁_________<(填“>”“<”)锰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边。24.(11分)某学生改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若先给氧化铁加热,再通一氧化碳,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2)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该现象可判断A中反应是否已经开始,B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_,收集到C瓶中的气体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后停止实验,应该先停止_________直到试管冷却,再停止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12分)2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稀硫酸用量剩余固体质量第一次加入10gMg第二次加入10g2.0g第三次加入10g1.5g第四次加入10g1.0g第五次加入10g0.6g第六次加入10g0.6g(1)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0.6g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这六次实验中,第_________次加入稀硫酸时样品中的镁已经完全反应;表格中,M=_________。(3)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答案与点拨一、单项选择题:1.C2.C3.C点拨: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4.D点拨:锰在氢的前面,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锰位于铝和锌之间,说明在镁的后面,能被镁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B正确;锰在铜的前面,能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故C正确;锰位于铝和锌之间,说明在铁的前面,铁不能与硫酸锰发生置换反应,故D错误。5.B点拨:合金是混合物,而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含的化合物。6.D7.B点拨:碳粉既不能吸收氧气,也不能吸收水分;铁粉生锈可以同时吸收氧气和水分;氯化钙只能吸收水分;生石灰只能吸收水分,不能吸收氧气。8.D9.C点拨: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铁>氢,铜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氢>铜,银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氢>银,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说明铜>银,故C没必要进行,所以本题答案为C。10.C点拨:由图象可知,M比N活泼,故选项A错误;由图象可知,生成H2的质量是M>N,故选项B错误;等质量的M比N产生的氢气多而且快,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因此M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N.故选项C正确;因为M比N活泼,因此产生H2的速率M>N,故选项D错误。11.C12.B13.A14.A点拨:在此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而碳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B错误;碳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依次为0、+4,因此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错误;反应前固体的质量为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总和,而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铜的质量,固体的总质量减小,减小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D错误。15.A点拨:①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可以置换出铁,而铜不能置换出铁,所以可以区分出活动性强弱;②难以铁的活动性和铜、锌的活动性孰强孰弱,所以该方案不可行;③锌可以把铁和铜置换出来,但是不能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所以该方案不可行;④铁不能置换出锌,但是可以置换出铜所以可以区分出这三种活动性顺序。所以能够区分出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是①④,这与选项A相吻合。二、填空与简答题:16.FeAlHgCuAg17.含碳量不同C+O2CO.(1)Fe+CuSO4=Cu+FeSO4(2)>(3)CuSO4(硫酸铜)19.(1)Fe2O3+3CO2Fe+3CO2(2)①③(3)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20.(1)①水、氧气②加速铁粉生锈,更快地放出热量(2)①Fe+CuSO4=FeSO4+Cu②MgMnFeCu21.(1)H2Fe3O4H2O(2)3Fe+4H2OFe3O4+4H2(3)2H2+O22H2O产物无污染22.Ag、Cu、FeZn(NO3)2、Fe(NO3)2Fe+2AgNO3=2Ag+Fe(NO3)2或Fe+Cu(NO3)2=Cu+Fe(NO3)2或Fe+H2SO4=FeSO4+H2↑三、实验探究题:23.(1)③(2)<锰和硫酸亚铁溶液(3)①稀盐酸②铁点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化学性质越活泼的金属越易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因此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就越难以发现,故答案为:③;(2)由于铁和稀盐酸反应时放出气泡的速率慢,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锰弱;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了使用金属和酸溶液反应外,也可以采用金属和盐溶液,故答案为:<,锰和硫酸亚铁溶液(或者铁和硫酸锰溶液);(3)①天平仍保持平衡,说明等量的酸溶液全部参与反应,没有剩余,故答案为:稀盐酸;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即得到的氢气不一样多,则等质量的镁和铁和等量的酸反应,镁得到的氢气一定比铁多,故答案为:铁。24.(1)可能爆炸(2)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Fe2O3+3CO2Fe+3CO2(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4)收集多余的CO排水法点燃或留着做CO性质实验用(5)加热通CO防止铁粉再次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四、计算题:25.(1)Mg+H2SO4=MgSO4+H2↑ (2)Cu52.5(3)80%点拨:(1)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不反应;故答案为:Mg+H2SO4=MgSO4+H2↑;(2)因为铜不与硫酸反应,因此最后剩余的0.6g固体的成分是铜;从表格数据可知,每10g硫酸就消耗0.5g镁,因此m=3g-0.5g=2.5g,所以第五次加入稀硫酸时样品中的镁已经完全反应.故答案为:铜;5;2.5g;(3)镁的质量分数=(3g-0.6g)/3g×%=80%。
链接(点击蓝色字迹即可)
1.中考复习专题2.沪教版上下册全套微课3.人教版上下册全套微课4.在线测试中考真题全套5.一轮复习上下册PPT下载6.在线测试一轮复习考点24套学生请加初中化学老师:请添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