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神剪李福才去世三周年的之际

文章来源: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时间:2016-11-23 9:55:29   点击数:
  

窗外寒雨秋风疾,神剪福才,乘风升天际。

三年一晃又相期,霜舞柳梢人缺席。

大师挥剪我犹记,红纸飘落,龙凤欲飞起。

鹤驾已随云影杳,世间犹闻惜声啼。

转眼间,被誉为一代剪纸神手的下汤剪纸艺人李福才离开我们己经三年了。这几天想起农历九月二十六日是李福才的祭日,往事犹历历在目,内心酸楚,不由对这位与我交往颇深的老人心生无限怀念。遂萌生要写一些追忆这位忘年交老朋友的文字。

满嘴黄斑牙,一脸枯楚皮,右眼失明,左腿稍跛,须发蓬乱,口齿不清,不修边幅,性格怪异,终身未娶,孤身独居,模样木憨,张口垂涎,脸上经常挂着有些傻气的笑-----这就是的“神剪”李福才。你若初见被我国著名民俗学家倪宝诚先生称赞不已的李福才时,很难把他与民间剪纸艺术家联系在一起。

一把小剪刀,几张纸片,在他的手中,很快就变成了生动形象的艺术品。无论是活灵活现的花鸟、惟妙惟肖的人物,或是憨态可掬的十二属象图,以及形态逼真的传说故事情节,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散发出诱人的原汁原味泥土芬芳。这,不仅是李福才留给我们下汤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留给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难能可贵的印迹。

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的下汤街傍晚,习习的秋风无情的扫落着道路两旁树上的枯叶,单身独居的李福才因怕冷将日常做饭用的蜂窝煤炉搬进住室,由于居室空间小密闭严,当第二天被发现时,这位几乎是神话传说般的一代神剪奇才、怪才因煤气中毒而悄然驾鹤西去离开人间,离开了家乡深爱他的父老乡亲,给人留下太多的遗憾,认识他的人无不爱扼腕叹息。

李福才年12月13日生于下汤镇西老君坪村的一个普通家庭,没上过一天学,父母去世后,单身的他跟哥嫂生活,白天帮哥嫂弹棉花推磨,晚上串门去替乡邻剪纸。

鲁山县下汤镇北山“朝阳观”东南有个天然大石洞穴叫“九女洞”,洞内有九个小洞穴,相传是玉皇大帝九个女儿去下汤温泉沐浴时的更衣室,主洞深数百米,其它几个洞穴十米几十米不等,洞口处宽约米、高2.5米——4米,长约米,共多平方米。洞中九女洞庙,始建于唐朝年间。九仙洞庙左有藏粮洞,右有九仙女下棋留下的棋盘,前有沐浴池存在,它代表着远古以来的神话传说。洞内供奉有玉皇大帝、九仙姑圣像,从古到今香火不断。李福才生前多次对人讲,他十三岁那年连续三天的夜里,梦见一貌美仙女从九女洞中一路飘来,坐在床边手把手教他学习剪纸技法,从此他剪啥像啥栩栩如生得心应手。关于梦中仙女传艺这个说法,对这位老人来说,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毕竟他孤独的一生中确需有一个女人来圆他家庭梦。

下汤当地谁家有喜事或新年有个喜欢贴剪纸的习俗。多少年来,经仙女点化后的李福财为乡亲们剪纸,不吃饭,也不张口要钱,剪完就走,别人过意不去时也会封个三五块的红包。去世前这几年剪的少了,倒是外地有人经常来找他剪纸。李福财从不开价,让来者“随便给”。剪纸60多年,李福财仍一贫如洗,栖身的房屋里,一床,一桌,一剪刀。唯一的电器是一盏25W的灯泡。生前李福财享受了镇里提供的每月90元低保,县文化部门也给了他每月元。有了“固定收入”的他,为了晚上省钱,就点蜡烛,每晚两根。那些令人爱不释手的作品多是他就着烛光剪出的。

李福才没有艺术家的名号,但头上挂满了光环:国家级剪纸艺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同时还有“神剪”、“怪才”和民间“奇人”之称。年,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组还专程赶赴鲁山,对李福才做了专访,为他拍专题片,在神州风采栏目播了5分钟。当年,他的作品《老鼠嫁女》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百鸟朝凤》《十二生肖》《老鼠嫁女》等也在国内民间剪纸大赛中屡屡获奖;新华社、中国文化报等不少媒体予以推介。9年,李福才剪纸荣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发行,李福才的《男耕女织》和《鹊桥相会》作品被邮票珍藏册选用。

 因为我父亲和我都是美术教师,也爱好剪纸艺术,可能是有共同语言吧,而且住的也不远,从父亲在世前至李福才去世前的二十多年来,他总爱到我家串门,落座就让拿出剪刀和纸来剪,特别是每年春节都会给我剪一些来年的生肖或“驴驮金马背银狮子扛着聚宝盆”代表吉祥的作品来。每每到我家剪,我也会多长一个心眼默默在一边学习,为跟他学剪纸,我特意买回两把“王麻子”牌剪刀,我两个一人一把,在他的指导下把剪刀前端磨得细长,以便刻画细节,至今这两把剪刀我精心珍藏着舍不得用。但他的作品是画由心生,他嘴笨讲不出创作作品的道理和操作方法与步骤的;也只能装模作样“胸有成竹”般模仿他,不过每次我艰难剪出的作品,也能得到他的赞许,夸我“怪有材料”,现在想起来那话可是出自艺术家之口呀,觉得挺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的。

李福才老先生历经了蹉跎坎坷,用他那半残废的肢体与超常的韧性和毅力,演绎完了他那奇幻瑰丽的剪纸人生。

在老人去世一周年之际,河南民间艺术协会、鲁山县炎黄文化研究会、鲁山县文化局、鲁山县文艺界艺术联合会共同到下汤为老人树立纪念碑;年1月14日,本人有幸受邀参加为纪念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剪纸大师李福才老先生而在河南省鲁山县举行的大型画册《中国民间剪纸集成·李福才卷》首发式,这体现的是文化艺术界对他老人家的缅怀和对民间艺术尊重与传承。

十年前本人为神剪李福才刻制的印章

他60多年剪纸生涯中的每一幅作品,无一雷同,无人能及。从他手里产生的剪纸品无法统计多少。这里只选编的仅仅是他后来抽空剪纸的部分内容。而此前其所剪的作品由于先前没有留意收藏,己经成为遗憾了。

尽管如此,在他老人家去世三周年之际,能把家乡的剪纸艺人李福才生前琐事和作品粗略地整理出来也是十分欣慰的。我的想法是: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在民间艺术领域中使下汤声名远扬的人更有意义。虽然李福才离开了我们,但李福才的精神、李福才的品质、李福才的艺术成就和价值是永存的。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遗传吗
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blm.com/tjyy/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