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是对本学期的教学按《化学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达成水平的全面检测。试题有适当的覆盖面、适当的难度和灵活性、兼顾不同教学水平的学校。
-(1)期末初中化学考试说明(人教版)
-(1)期末初中化学考试说明(人教版)
一、考试性质: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是对本学期的教学按《化学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达成水平的全面检测。试题有适当的覆盖面、适当的难度和灵活性、兼顾不同教学水平的学校。
二、考试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认知性学习目标的要求和初中化学教材的特点,期末化学考试在认知领域考查三个水平等级。
1、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
能记住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定义,化学用语的意义、写法。记住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记住常用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等,并能正确复述。
2、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表示
能将化学知识从-种形式表示为另-种形式(包括能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化学事实等进行化学计算);能认识-些化学现象;能根据一些简单的化学事实、实验现象(或运用1-2个知识点)识别物质或物质的性质。
3、理解、解释、说明、区别、判断
能理解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三、考试范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能列举事例说明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2.初步体会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自然科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能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够从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识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课题:2: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初步学习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
2.初步学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3.初步学习规范书写实验报告。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并能识别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2.能识别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写出它们的名称。
3.能独立完成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仪器的连接等基本实验操作。
4.能独立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实验操作,并知道其原理。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
2.能对“空气中氧气含童的测定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约占1/5体积的结论。
3.知道氮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能列举他们的主要用途。
4.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课题2:氧气
1.能够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
2.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能描述氧气与磷、硫、碳、铁等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能写出文字表达式。
3.知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4.能够判断化合反应。
5.知道检验氧气的实验方法。
6.通过观察和对比实验现象,知道条件(如浓度、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
课题3:制取氧气
1.知道实验室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制取氧气。
2.知道催化剂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里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3.能够判断分解反应。
实验活动1:
1.能够看懂实验室利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2.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检验氧气、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1.了解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氨气、氧化汞、汞、硅等物质的微观构成,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能够用分子、原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在不断运动着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它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化为其它分子。
4.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课题2:原子的结构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能描述同种原子中质子、核外电子、中子的电性、电量、质量以及数里关系。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2.知道核外电子是分层分布的,能看懂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都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3.能说出原子转化为离子的过程,能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得失电子的信息书写相应的离子符号,知道离子符号的含义。
4.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5.知道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里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知道根据这个标准,1个中子的相对质里是1,1个质子的相对质里也是1;会查相对原子质里。
课题3:元素
1.知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变、元素不变”的观念.
3.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些常见的元素符号,会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和原子。
4.知道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5.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知道原子序数与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1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2.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意义。
3.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知道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知道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课题2:水的净化
1.知道自然界的纯水与水的区别,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知道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知道含有哪些杂质的水可以用过滤或蒸馏的方法净化。
3.认识硬水的危害,知道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并能用实验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
4.知道过滤的原理,能够独立进行过滤操作。
课题3:水的组成
1.认识水的组成:能够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由此推断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索组成的。
2.在能够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基础上,知道纯净物还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并能够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判断单质和化合物。
3.知道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4.能够记住-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书写化学式,能描述化学式的意义。
2.能根据化学式对物质进行命名,能根据名称书写化学式。
3.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初步学会应用化合价推断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推算化合价。
4.知道相对分子质里的概念,初步学会利用相对原子质童、相对分子质里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1.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解释某些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发生变化的现象。
2.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作出解释,并能结合具体实例推测某种物质的粒子构成。
3.知道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变化的语言。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即质的关系)、各物质间童的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现象等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
4.能从“质”与“量”的角度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根据化学方程式列举化学反应的有关信息。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能够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能够根据反应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
2.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3.能够逐步记住一些基本的反应事实及其化学方程式。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知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里关系,理解各物质之间存在质里关系的本质是由于化学反应是按一定分子、原子个数比进行的。
2.认识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有关物质的质里比关系,从而找出已知里和未知里的比例关系,初步学会规范的解题格式。
3.初步学会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里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1.知道同-种元素原子间结合方式不同,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60.
等都属于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知道这些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特点。
2.能说出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对应的用途。
3.知道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知道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并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列举碳的用途。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的化学反应,懂得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设计合适的实验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进行实验(检验)及确定收集装置;
2.知道制取气体的装置至少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且能够从装置图中识别它们;
3.能根据确定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基本原则来对气体制取选择合适的装置。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知道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写出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简单描述实验现象;能根据性质列举相关的用途;知道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2.知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毒性;能写出-氧化碳能与氧气、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列举有关用途,知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室效应)。
实验活动2:
能根据化学反应特点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完成实验,会选择并组装需要的仪器,初步学习制取气体的一般操作流程(检查装置=气密性、添加药品、检验产物、收集)。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与灭火
1.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或情境,认识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能说出常见灭火实例中的灭火原理。
2.能说出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或不同的)火灾类型,从现有的灭火器材中选择灭火方法。
3.知道爆炸的条件;能列举日常生活中易接触到的易燃物和易爆物、防范爆炸的措施;能识别常见的安全标志。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放热、吸热等现象;能列举一些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实例。
2.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
3.知道煤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氮等元素;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经炼制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沸点不同的产品。
4.能说出甲烷的主要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知道甲烷可以燃烧,能写出其化学方程式;知道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其纯度;知道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瓦斯的主要成分,并知道利用废弃农作物可生产沼气,知道城市下水道中容易积聚沼气,并产生一定的危险。
5.知道使燃料充分燃烧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即足够的空气和空气充分的接触面积。
6.知道化石等料燃烧产生的废物可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能说出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知道使燃料充分燃烧既可节约能源,又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7.知道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知道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乙醇、氢气)和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的重要性,能说出上述各种能源的主要优缺点。
8.了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装置以及收集方法。
实验活动3:
1.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
2.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对比实验方案,进一步理解实验条件控制的方法。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1.能说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常见金属的特性,知道常见金属在实际中的应用。
2.知道物质的使用除了要符合其性质外,还需考虑价格、环保等因素。
3.知道合金是混合物,其性能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好,比纯金属应用更广泛。知道生铁和钢、铝合金、钛合金等是当前重要的合金材料。
4.通过金属在实际中的应用来推断金属的物理性质,从而进一步体会物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学科思想方法。
5.通过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1.知道某些金属能够与盐酸(或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能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知道可通过比较不同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粗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2.知道某些金属能够与-些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单质,能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知道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通过这类反应生成活动性弱的金属。
3.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并能举例。
4.熟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并能举例。
5.通过系列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进一步学习实验条件控制的方法。
6.通过本单元的“活动与探究*,体验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控制实验条件、对比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观察、描述、记录)、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知道常见金属(Fe、A1、Cu)的矿物。
2.了解炼铁的原理和实验室用-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能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知道高炉炼铁的原料及炉内化学变化的过程,并能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4.能说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能说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5.开展与金属废弃物有关的调查和交流活动,树立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实验活动4:
1.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感受金属的颜色、导热性等物理性质,以及金属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等化学性质。
2.通过设计实验比较某些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一步理解根据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四、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48分钟。全卷满分为40分(+3分奖励分,但试卷满分不超过40分)。
五、试卷结构:
选择题12小题,全部为单选,每小题1分,共12分。非选择题5题,共28分。满分为40分。
六、试卷难度:
试题难度分数比例大致为:容易题:中难题:较难题:7:2: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